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

洣崽

  
         网上讨论题目是“高校的思政课,学生为啥不爱听?”。        “不仅是思政课”,“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却在下面交头接耳,或玩手机、看其他书。”总之,就是“高校的课,学生为啥不爱听?”
         学生高中毕业时,已经饱读了十几年书本,对书本东西已经心生倦意,即使大学理论精妙、口吐莲花,他们也处在过度饱和状态,难以吸纳掌握;如同你刚吃饱午饭,又为你张罗一顿大餐,你也是无法受用的。大学苦口婆心向学生灌输长达4年的书本理论知识,大学生除了无可奈何、除了应付敷衍,还能如何。连续的太长学制,把青少年圈闭在学校围墙内、书本考试里,严重脱离实践,徒然耽搁最可宝贵的青春年华,贻误他们真实本领和实际历练的成长,本身是错误的教育设计。
         马克思唯物主义核心思想是物质第一、实践第一。我国教育事实上无视实践、挤压实践,知识教育过度膨胀扩张,挤占了青少年亲身体验、生活劳动、深入自然、了解社会、从事实践的时间空间,陷入单调片面知识性学习的泥潭;单一片面知识性学习,割去最丰富多彩最生动活泼的实践内容,使我们青少年的学习索然寡味、如同嚼蜡,使学习过程失去了应有的愉悦感幸福感和成功感,走上了知识第一即意识第一的唯心主义邪途。再者,如同用餐时吃饭与吃菜相结合,实践教育应当与知识教育相结合;用餐时是一口饭一口菜,理想的学制也应当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穿插。解决之道:
         一.缩短目前中小学学制、腾挪两年时间在中学毕业后上大学之前穿插学徒式职业技术学习和自我研修期(以初步学习一两门职业技术本领、从事实践和了解社会);
         二.缩短大学学制,一般地,改四年为三年或两年;
         三.发展终身式继续教育,为国民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和福利,即,每工作若干年(比如7年),就带薪休假一年,国家提供学费且无需入门考试地鼓励休假者入大学反复加油充电。
         让学习的任务,被终身分担;让学习的权益和美好,被终身享有。
         6732016121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2.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3.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4.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更多冷帖————
    1.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2.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3.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4.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其它更多帖————
    1.   挑起恶性功利竞争,我国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很不明智  
    2.   我国“主流”经济界欠缺辩证思维,脑袋一根筋  
    3.   建设普遍常态的严肃认真名副其实的民主政治生活,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领域的急务  
    4.   摒弃神秘化,通过货币发行助推发展、造福社会  
    5.   高考,应当摒弃虚妄造作有害无益复杂化的“能力考查”,回归简易和常识  
    6.   淡化高考、钝化高考,将我国高考制度基本完善地确立起来  
    7.   什么是民主?  
    8.   把空耗于英语和高考恶拼的时间精力腾挪出来,可以干多少正事  
    9.   以“有用无用”来讨论英语学习,是故意诱导的精心设置的倾向性话题  
    10.   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没有那么神秘、那么高难……  
    11.   人才选拨和任用,应当从实践中来,而不是从考试中来  
    12.   对《党领导的强大体制…》一文的赞同和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