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简论我国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

洣崽

  
         在建筑施工的混泥土混合搅拌过程中,水泥、沙子和水的份量,要合乎一定的比例,其中任何一种比例过高或过低,都搅拌不出符合质量的混泥土,进而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寿命和成败。
         人的发展同样如此。人的精神营养包括两类:纸面虚拟的书本理论知识和生活劳动的实践历练;前者简言之为“知识”,后者简言之为“实践”。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并且应当以后者为主,二者协调均衡,才能普遍大量地造就优秀的能干的顶用的吃苦耐劳的劳动者,造就理论造诣和实践精神二者兼备的高层次人才,造就健康和谐发展的人。
         当前,学校教育几乎成为国家正式教育的唯一形式,但我国对学校教育的优势与劣势缺乏应有的客观认识。学校长于知识的讲解、传授、普及,因而成为知识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实践教育确实不是学校所长。中国几十年学校教育的历史证明,不管人们在学校教育中怎样处心积虑、苦口婆心、费尽心思地提倡实践、强调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学校始终未能有效担负起实践教育的责任,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学校教育和实践如同油与水一样难以默契相溶。
         因而,当前的中国教育,“知识”有余,“实践”不足或几乎缺失。这种明显畸形的教育,怎能担负起培养优秀劳动者和造就高端人才的责任。
         混泥土搅拌过程中,水泥多了就增添沙子和水,水太多了就增加沙子和水泥,直到符合科学的比例。过度膨胀的学校教育应该收缩,以便为实践教育腾挪出必要的时间与空间;斧头是劈柴的,锄头是挖土的,用斧头种地是不合适的,学校不是遂行实践教育的良好场所与方式,有必要创设不同于学校形式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育新模式。
         应当站在对未来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的高度,认真审视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现在是中国教育弥补实践缺失的时候了。
         6732007041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反腐是技术活,窄巷捉猪给出的反腐启示  
    2.   囤积央行不分钱发钱,相当于囤积油库不给油箱加油  
    3.   务必万分珍惜珍重党的领导  
    4.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5.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6.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更多冷帖————
    243.   评义务教育法之学校“不得开除”学生  
    244.   为“野鸡”大学唱赞歌  
    245.   “扶贫”“精准扶贫”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佳策略  
    246.   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待见马云?  
    247.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248.   论节制资本  
            其它更多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  
    2.   共产主义已不神秘,也不遥远  
    3.   消除误读、澄清抹黑、走出低迷,把群众紧密团结在社会主义旗帜下  
    4.   “按需分配”的时代,正在悄悄到来  
    5.   我国当前还只是小半个社会主义,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简单  
    6.   如旭日穿透晨雾,社会主义要庄严绽放了(三)  
    7.   如旭日穿透晨雾,社会主义要庄严绽放了(二)  
    8.   如旭日穿透晨雾,社会主义要庄严绽放了(一)  
    9.   成功的社会主义社会,无产者和无产阶级将不复存在  
    10.   社会主义是我国宝贵厚重的政治资产  
    11.   打通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后一公里  
    12.   公路系统是实行“公有”“共产”的经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