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事    天下事    经济


将来的学校体制可能是这样的——

洣崽

   将来的学校体制可能是这样——
         国家尊重各学校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市场经济中的各学校,再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推一轮走一圈的、缺乏生机活力的石磨,而应当如骏马奔腾自奋蹄。
         由国家投入创办起来的各大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是国家的宝贵资产、是今后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关键在创建怎样的机制,以调动发挥学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国家、学校、教职员工各方利益的共赢。
         当前学校的党和工会未能发挥实质性核心作用,他们未找到自己的真正角色定位,基本处在失重的梦游状态,造成了学校工作乃至我国整个教育局面的沉闷,这是极其巨大的缺憾。将来,党组织和工会应该在学校发挥真正作用,把全校教职员工团结组织起来,实行“员工分红制度”。
         什么是“员工分红制度”?学校收取学费获得收入,在除去成本开支、考量设施折旧后,所剩部分即为当年利润;因学校是国家投资创设,国家是资产方,因此由国家和全体员工按一定比例分享利润,比如,国家占四成、全体员工共占六成。全体员工再按“员工股”分配利润,每个教职工的“员工股”是动态的、累计的,在本校每工作一年,则按其职务、业绩、职称高低,依据事先确定的学校章程获得一定“点数”,多年点数累计即相当于该教职工“员工股”数量,该数量占全校所有员工总累计点数之和的比例,即该员工的分红额度;这样,每个教职员工除了正常工资外,还能制度化地、额度清晰地分享一份学校利润,以此将教职工纳入学校利润分配体系,以利益为纽带把全体教职员工和学校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发挥和调动每个教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以实现学校的自主运作、自我发展。
         国家也管理学校,但只是宏观的、方向性、制度性的;在具体操作层面,充分尊重和培养学校的主体性,尊重学校的人事权、财务权、决策权、发展权,在党和工会组织下,实现学校的自治自强、自我发展,政府更多地趋向无为而治,坐收学校红利。
         ……
         这样,教育不再是单纯投入的无底洞;教育将由国家经济的负担和拖累,变成为国家创造税收和利润的行业。因教育领域市场经济所得,国家更有力量贴补贫困边远地区无法市场化运作的小学薄弱学校,实现教育的整体和谐,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67320161103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中国将来分钱发钱,非美国或其它国家地区可比  
    2.   我国教育最严重问题在缺失实践  
    3.   小贼和大盗  
    4.   立此存照,洣崽对国家十五五规划的九个建议(下)  
    5.   立此存照,洣崽对国家十五五规划的九个建议(上)  
    6.   美政府停摆实证美西方金融思想理论制度的谬误与荒诞  
            更多冷帖————
    1.   围点打援、解放台湾  
    2.   和统也行,武统更好  
    3.   厉行分钱发钱,回归毛主席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道路  
    4.   生产队人民公社公有制集体生产得失谈  
    5.   分钱发钱,我国市场经济运行链条亟待补上的一环  
    6.   党的领导,福祉所系  
            其它更多帖————
    1.   推动过饱和冗余就业,让工作和劳动不再是煎熬和苦役、而成为生活的权利和享受  
    2.   说一说“幸灾乐祸”  
    3.   主要学习方法和策略  
    4.   “美国发钱”一事述评  
    5.   中国成长、美帝淡出的时代和世界格局,不太远了  
    6.   实行货币福利,促进经济的自生长和微循环  
    7.   过犹不及;中小学艰深化繁难化倾向有害无益、摧残学生  
    8.   知识负担已然过度膨胀片面过分,弥补久已缺失的实践教育短板,是我国教育的紧迫任务  
    9.   我国教育高考病症与新冠疫情的比较  
    10.   教育资源海量丰富的网络时代,学校教育向何处去?  
    11.   “李文亮”“八人谣言”案例和教训表明,创设社会底层的通天报警报告机制极端重要  
    12.   经济社会,货币充盈才会繁荣兴旺、活力盎然——话说农村和农村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