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中国大学生多了”吗?

洣崽

  
         在自然和常态下,尤其在今天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过剩时代,受教育应该是我国每位国民理当享有的基本权益。大学不应该仅仅是就业及获取较高收入优厚待遇的通行证或敲门砖;当教育实际上沦为高利害就业通行证和敲门砖的时候,教育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扭曲、异变,呈现病态,失去其淡定、从容、本真和大气,不再成其为教育了。
         当教育回归自然和常态、当教育成为每位国民提升发展自己的不可剥夺的权益,顺理成章,则我国每位国民将享有从中小学、大学、到成年工作后间隔式终身继续教育的机会,那时,我国十五亿人,将有十五亿人陆续先后地享有大学教育、成人后继续教育(相当于当下的硕博教育)。那时候,目光所及        ,除了中小学生及更小的孩童,满街都是大学生及更高学历的人们,即便如此,大学生也不为多。
         至于就业。试图通过教育来舒缓、稀释、推延就业困难的用心,可以理解;但就业问题根本上还是必须通过国家实行过饱和冗余就业、带薪轮休、有限岗位众人共享——来实现。
         用升斗水缸,河塘的水也装不下;以大海容纳,百川归海都不为多。认为“大学生多了”,是基于目前不尽合理社会制度下的狭隘就业考量;当改进社会制度、当实行普遍就业,今后每一个成年国人都会是大学生及更高学历,那时大学生也不为多。
         有朋友对美国大学入学率高毕业率低津津乐道;入学率高毕业率低也不是一种好的制度设计。为什么用毕业关口拿捏为难学生?社会实践才是真正的考场,这种毕业关口的为难拿捏,很虚伪、极不科学、多此一举。
         中国今后的大学教育,就应该普遍入学、普遍毕业;至于学生学得怎样、学多少、怎么学,是学生自己把握的事情,无需学校越俎代庖、无需学校以种种手段要挟强迫,学校要有一点“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恬淡和超然。
         教育要学习毛主席“人民战争”的智慧——全体动员,全民投入战争,自然涌现各行各业的英雄;生产过剩时代实行全民教育,自然更有机会化育各行各业的英才。与之相反是实行“精英教育”,通过恶性竞争选拔出少量所谓精英苗子进行教育、而把绝大多数排斥于教育之外,自损根基、基础单薄,最后得到的各行各业卓越人才肯定就更寥寥无几。
         我国今后教育,应当停止教育内卷,把教育重心从“选拔人才”调整到推进全民教育上来,无论贤愚地为每位国民提供从中小学到大学、到成年就业后终身教育——这样全程通畅的教育机会,而不是处处设置门槛和障碍。
         教育,除了受教育人数的量的问题,更有一个教育的“质”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片面于知识、片面于考试,基本排斥生活体验、社会实践、劳动技能教育,是一种病态、不合格的教育。
         我国教育发展方向,一则应当补齐劳动实践教育短板、让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两翼齐飞,二则应当摒弃过分选拔、实行全民普遍教育。
         67320230507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4.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5.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6.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更多冷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4.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其它更多帖————
    1.   把正当批评和中伤抹黑区别开来,把群众就业和干部选拔区别开来  
    2.   “全国人均负债二三十万”的说法谬种流传、耸人听闻、条理混乱、颠倒事实  
    3.   解决这三个问题,人民公社就可以发挥神威、大放光彩  
    4.   提一个高考改革的简单办法——  
    5.   大山孩子逆袭为航天员的事例,洗白不了我国教育客观存在的严重问题  
    6.   对“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领导讲话的述评  
    7.   不因人废言;一位贪官在法庭上说的话,直白、真实而有典型意义——  
    8.   “三权分立”与“支部建在连上”的比较  
    9.   阻断引发升学恶性竞争的两个根源  
    10.   我国两把刷子,西方国家只一把刷子……  
    11.   家庭、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公私关系解析与述评  
    12.   中国发展态势初步反映了公有制的优势——公有私有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