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严重内卷,说明社会主义缺位

洣崽

  
         市场经济充满活力而不免野蛮生长和陷于内卷,社会主义高瞻远瞩、纵横捭阖、粗犷奔放而拙于细微操作。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相结合、优势互补,体现了我国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优越性,既超越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早期探索时的初级朴素稚嫩状态,更超越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那样一种贪婪、自私、狭隘、短视、蛮横、反动的状态。
         中国“996”如牛皮癣一样顽固蔓延,韩国将每周最长工作时间从52小时延长到69小时。自动化信息化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生产力大发展,为什么工作时长不能减少、反而延长?为什么与生产力一同增长的不是社会保障感幸福感却是紧张压抑、忧心忡忡和焦虑?
         市场经济内卷顽症的治疗,还是要靠社会主义的定海神针。社会主义不到位、不尽责、不舒展,就必有严重内卷;有严重内卷,说明社会主义的缺位。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辅相成,是我国发展制度的两翼。近几十年来,我国吃先前社会主义的老本,强调市场经济而疏忽践行社会主义,于市场经济上真抓实干,于践行社会主义上则多放空炮、不及要义、无有力之策,致使我国社会经济呈现一定的病态。于今之计,应当把“社会主义”短板切实补上来,我国市场经济才能继续高歌猛进、发展腾飞。
         应当说,我国人民已然享有初步的社会主义福祉——统一强大国家的安定团结、安全秩序、荣耀尊严,各种基础设施、文化、健康…等民生福利;现在,时代需要国家继续发挥宏观担当,把社会主义事业及其优越性推向前进。今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一者应当以雄厚金融收入为支撑,积极坦诚地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二者应当以雄厚金融收入为支撑,推进就业岗位众人分享、推行过饱和冗余就业,实现全社会充分就业。除此二者,无以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相结合的观念,大概暗合事物内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论思想。
         6732023031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彻底改造日本  
    2.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3.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4.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5.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6.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更多冷帖————
    369.   从朝鲜农村集体干农活视频到对“集体”“公有制”的探讨  
    370.   节制资本、实行货币福利,香港可以成为探索社会新制度的试验高地  
    371.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一)  
    372.   简论实践教育  
    373.   我国距离真实社会主义仍有一墙之隔、仅有一墙之隔……  
    374.   以实行“员工分红制度”为契合端口,将党的领导和民主精神贯彻于企业、扎根于经济土壤中 (整理重发)(三)  
            其它更多帖————
    1.   建设先进的深入基层深入经济生活的全过程民主  
    2.   知识界应当率先破除奴性和迷信  
    3.   做人如大树  
    4.   养老金问题值得探讨  
    5.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摒弃“党八股”  
    6.   建设各级各地各单位微信群式基层民主,打造我国遥遥领先的先进性  
    7.   破除“专家”“权威”迷信,回归“实践检验”标准  
    8.   社会主义者应当大气磅礴包容团结,当前办合作社办食堂不可取  
    9.   教育发展方向和社会根本出路  
    10.   “躺着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没钱花”,是社会发展方向和大势所趋  
    11.   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  
    12.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