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庆幸的是,他站了出来;不够的是,只有他站了出来……”

洣崽

  
         “安徽【教育名师】遭抢麦”舆论发酵。其中不乏对孩子的指斥。
         这孩子没有错吧?不是口口声声提倡质疑、鼓励表达吗?他只不过表达自己的批评批判;他有辱骂吗?他有暴力吗?听众观众只能诺诺地听从错误甚至反动的宣传而不能表达自己的反对吗?
         这孩子做的对,批评斗争是孩子本份的权利。即使身处老师位置,也不能因为自私原因或“师道尊严”而反对孩子行使自己的本份权利吧?
         国家民族和社会要生存要前进,就不能不秉持和发扬批评斗争精神。
         赞同网上对于此事的这样一个评论——“庆幸的是,他站了出来;不够的是,只有他站了出来……”
         6732023022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2.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5.   “每月补农民和农民工1000元”  
    6.   “钱哪去了?钱哪去了?钱哪去了?”  
            更多冷帖————
    1.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2.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3.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4.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5.   “每月补农民和农民工1000元”  
    6.   “钱哪去了?钱哪去了?钱哪去了?”  
            其它更多帖————
    1.   实行“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在大格局下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2.   实行“重叠”“过饱和”就业和“轮休”,实现充分就业的建议  
    3.   人的终极不得已武器——“破坏性资源”  
    4.   群众要的不是“扶贫”  
    5.   生态脆弱地区百姓不破坏生态,就是对国家的极大贡献  
    6.   生产过剩时代的“贫困”问题  
    7.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漫天大火  
    8.   “天啊,下一场透雨吧!” “不,要精准滴灌”  
    9.   应该改“扶贫”思想为“还债”或“分红”思想……  
    10.   “毕节四兄妹”事件发生的经济根源  
    11.   “扶贫”“精准扶贫”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佳策略  
    12.   从潜在生产力说起;以货币福利方式将潜在生产力外显出来造福社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