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提一个高中不选科、高考不分科且尊重学生差异性发展和尊重大学各专业个性化招生要求的高考方案

洣崽

  
         中学不分科、不选科,每位学生参加所有九科目的高考。
         各高考科目,中学开课开完即考,初中开完初中考,高一开完高一考,高二开完高二考,高三开完高三考,数据入库留存。允许但抑制重考,重考按95%折算计分。待所有高考科目完成考试、成绩公布之后的高招之际,调取数据、以此为招生依据就是。摒弃当下所有高考科目于毕业之年集中考试的老旧做法。
         高考生根据自己优势科目的高考成绩、遵循和对应各大学专业录取标准——填报志愿。
         允许各大学之每个专业在九个科目高考成绩的基础上设置自己的招生标准,既可以按九个科目总分录取,也可以只依据其中的任意几门甚至某一门课程的成绩录取,还可以选择几门并设置各门分数权重以此为依据录取,充分尊重大学各专业的个性化招生要求。但各大学之每个专业应当提前两年确定自己的招生标准、向国家备案并公开发布,以利考生周知和确定填报方向。
         如此一来,当前的刚踏入高中一年半载、对各门学科尚不了解就面临选科——这样一种不合理状况及焦虑不复存在,有利于学生安生学好各门课程,有利于学生打下广泛多科目的学业基础,也有利于中学教学安排。
         参加所有九门科目的高考,有的科目较擅长、有的科目较弱,很正常,没关系,填报高考志愿时只要选择自己的若干优势科目选报对应要求的大学专业就行了。
         当然啦,弱势科目越多,志愿填报越受限;全部科目都考得好,其填报志愿选择大学专业的余地就宽阔。这不是正常取向嘛。
         考全部九门,岂不加重学生的应考负担?答,应考负担主要不在于考六门还是考九门;在高利害过度竞争下,即使只考一门也会压力山大、负担沉重,正如单脚着地不会减轻体重、双脚着地不会增加体重一样,考九门科目不必然增加学生的负担。
         如此一来,志愿填报和高招录取可能有点复杂,但在网络服务器程序化自动运行下,一切都不成问题。
         高考弱势学困考生何处去。高校招生既有顶尖名校著名专业的白热化激烈竞争,也有非名校非知名专业的门庭冷落、生源不足;对后者而言,能够招满、招到生源就谢天谢地。那么,对学困考生实行高考招生保底制度,高考成绩最不济的学生,国家也给予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鼓励招生不足的高校广纳生源、多多益善。这些学生高考成绩不怎么样,但接受一下高等教育的熏陶对他们和对国家总是好的;提高国民素质,就从善待弱势考生着手。从求学者角度而言,应当破除名校迷信,有志者事竟成,在这样网络化信息时代,在哪所大学不能学有所成啊。
         6732023021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679.   话说“新高考”,什么“六选三”、什么“走班制”、什么“英语一年两考”,与其如此,不如——  
    680.   国企症结的诊断、医治和健康展望……  
    681.   话说“群众路线”;百姓的好日子,只有靠百姓去维护、捍卫和奋斗  
    682.   今日的清北,应当从西南联大得到宝贵启示——  
    683.   倍受误读和被泼脏水,教育产业化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康庄大道  
    684.   教育管理甚至国家管理要向交警学习  

            更多新帖————
    1.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2.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3.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4.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5.   “批判文革”  
    6.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更多冷帖————
    1.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2.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3.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4.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5.   “批判文革”  
    6.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其它更多帖————
    1.   教育和医疗,是交易没错  
    2.   题目难还是不难,探讨一下判别标准  
    3.   对未来生活和高考的畅想  
    4.   “钱去了哪里?”段子欣赏  
    5.   摒弃“本硕博”划分,实行教育的宽进宽出和大众化  
    6.   教育部,高,实在是高!  
    7.   话说唐山黑恶行凶事件——还是毛泽东有办法  
    8.   畅通言路、倾听意见  
    9.   通俗解说我国的“地方债务”问题  
    10.   与卖拐有得一拼——把高考重大考试事故美化为为国家甄别人才  
    11.   高考制度的瑕疵和不当必须纠正  
    12.   抓住苗头和线索,把握战机,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