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西南联大有所成就之原因分析

洣崽

  
         不少朋友对过去的西南联大情有独钟,西南联大确实有其可圈可点、可歌可赞的成功之处。当今日清北闲极无聊、以几百亿年收入夸耀之际,有网友激情回帖:“​…80多年前,培养出2位诺奖得主和170多位院士的西南联大,它没有一座高楼,没有一分钱的创收,但是不妨碍西南联大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大学。因为,大学的精神在!”
         对西南联大的礼赞是好的,但其归结西南联大成功的原因为“大学的精神”,则是扯淡、不得要领。
         西南联大为什么比较成功?当时,日本侵华、华北沦陷,教育机构逃离、内迁,西南联大即由当时迁徙中的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合并组成。西南联大后来走出这么多英才、涌现那么多成就,乃是因为特殊年代特殊环境打破了原来土地的板结固化,各种约束断裂,造成了新思想新创造可以容身生存成长发展的空隙,战争动荡的环境,迫使教授先生学子才俊们走出象牙塔、走出书斋,自觉和不得已地与社会实际结合、与抗战斗争结合、与工农结合、与劳动生产结合,总而言之与社会实践结合,于是催生了那么多人物和成果。
         不独西南联大如此,那个时代的黄埔军校、延安抗大何尝不是;再有,经历长征的数万红军队伍,事实上也相当于一所没有校园、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大学校”,在战火熔炼中涌现的将帅和国家栋梁之才更不可胜数;饱受诟病和抹黑的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客观地历史地来看,也锻炼造就了后来担当社会的大量人才,也相当于一所成功的大学;近几十年全国性自发的打工潮,数以千万、以亿计的中西部子弟和劳工走出乡村走出家乡奔赴沿海发达地区打工、求生存求发展,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其中涌现出来方方面面的人才及其成就与进步,其意义和作用,在我们国家整个民族振兴事业中都足以彪炳史册,大概相当于我国前100所大学之和而不止。
         相反,以功利化高度绑架固结的、围墙教室托儿所式的、不接地气远离劳动体验、绝缘社会绝缘实践貌似安逸的、目前这种小学中学大学主流教育模式,其实事与愿违,很难造就我们期待和希望的雨后春笋般大量的卓越杰出的人才,反而可能是培养低能巨婴的温床。
         种子是应该适时撒向土地的,而不是珍之爱之、宝贝得不行、层层包裹长期经年藏在宝瓶之中,果如是,再好的种子也废掉了。
         生命是很奇异的。        池塘静水中的很多鱼,一般不产卵,非得经过逆流而上洄游激流的刺激,才能性成熟;常年温和湿润地区,不怎么适合种水稻,苗长得好,但不怎么结实,水稻得有高温和适当断水的考验刺激,才能丰收;        “有枣没枣打三杆”,不管枣树有没有枣子,打上几杆子,打断一些枝丫,反而有利于来年枣树长芽、多结果;北方小麦,为小麦丰产,冬闲适当时候故意用滚碾子碾压麦苗……历经艰难险阻反而顽强和更生机蓬勃,这一生命现象值得教育领域深思,足以给教育界以启迪。
         回到西南联大教育奇迹话题上来。做一个假想:如果没有战争和动荡造成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缘,清华、北大、南开那三所大学一如既往地高居象牙塔顶层、按部就班地开办着,会怎么样?估计大概率脱不了不过尔尔的宿命。
         6732023013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高度赞同国家温和通胀的经济策略;真正的货币发行应当如阳光播撒大地  
    2.   温和通胀是经济增长迂回而上的科学道路  
    3.   地方债务应当清零  
    4.   建设普遍常态科学实效的民主政治生活,既是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党政治生命所在  
    5.   团结和组织人民,创建普遍常态名副其实的民主政治生活,是党的责任  
    6.   用电脑随机录取破解应试教育过度竞争;不同学段可采取不同程度的随机录取  
    7.   就私有私营和公有制话题与“山峰石”“独行剑客”等朋友的网友答问  
    8.   对私有民营经济耿耿于怀、一定要去之而后快,是一种强迫症式的狭隘病态心理  
    9.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私有民营经济,本来就是宏观与微观对立统一共生共赢的关系——答“四两千斤”网友  
    10.   灵活务实多维辩证而不是僵硬教条片面机械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  
    11.   前苏联盛极而衰土崩瓦解的教训和今日美国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症结……  
    12.   健全的民主政治生活是国家和社会运作之本;从国家到单位、从顶层到基层创建普遍常态且名副其实民主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