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生死是自然的常态,是人类社会的正常新陈代谢

洣崽

  
         这里有我国人口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2010年出生人口1588万,人口出生率11.9‰;死亡人口948万,人口死亡率7.11‰;年末总人口13亿4093万。
         2011年出生人口1599万,人口出生率11.93‰;死亡人口957万,人口死亡率7.14‰;年末总人口13亿4735万。
         2012年出生人口1630万,人口出生率12.1‰;死亡人口963万,人口死亡率7.15‰;年末总人口13亿5404万。
         即,正常年份我国每年死亡人口约1000万,每月约80万。这是人类生物群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生死是社会的常态、是自然的大道,应当淡看,不必偏执。
         与上述正常年份相比较,再考量当下我国步入老龄社会、老龄化显著提高因素的影响,然后死亡率反常显著增多的部分,就是疫情所致。
         在死亡率异动很小的情况下,大惊小怪不必要。以平常心看生死,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之一。
         与其如此片面、勉强、被动、代价高昂,不如在适当关注和遏制疫情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和强调人口的增殖。与疫情相比,由于各种已知未知原因导致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结婚不愿意生子、想生而不能生育及少子化倾向——这些情况更严重和更值得国家高度关注和与重视。如果因疫情不得已我国一年损失人口100万,但由于科学适当和得力的人口鼓励政策我国比正常状况下一年多增殖几百万人,则局面依然是可持续、不失良好的,而代价较小、社会运作更稳妥平顺。
         6732022122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反腐是技术活,窄巷捉猪给出的反腐启示  
    2.   囤积央行不分钱发钱,相当于囤积油库不给油箱加油  
    3.   务必万分珍惜珍重党的领导  
    4.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5.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6.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更多冷帖————
    435.   苛刻繁难的我国高考,摧残了人才的幼芽,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沉痛教训  
    436.   借重“微信群”,把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到新高度  
    437.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本质上是将百姓创造的、原本属于百姓的、被国家通过货币手段收割的成果,归还百姓  
    438.   说说美国  
    439.   再说每个孩子在成人之前应当学习几十门具体本领  
    440.   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不在于“减负”,在于“调结构”  
            其它更多帖————
    1.   国家土地使用期限制度是必要的,“自动续期”是对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架空,是明显的违宪  
    2.   就“实行货币福利”一事的网友答问  
    3.   话说领袖和权威  
    4.   有关“话说海南发展,把该海南的给海南”的网友答问  
    5.   话说海南发展,把该海南的给海南  
    6.   建议给予每所高校招生数20%左右的自主招生额度,但是严正维护“分数原则”的主体地位  
    7.   破除书本迷信、祖宗迷信、圣人迷信、洋人迷信、文凭迷信、名校迷信、资历迷信、权贵迷信……等一切迷信  
    8.   迁就几所名校掐尖,害了全国教育  
    9.   高考应当向驾考看齐  
    10.   “新高考改革”应当紧急叫停,2014年版《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应当撤销  
    11.   真理不一定游荡在深宫庙堂,每每生长在山野草泽——论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领域的本质特征和鲜明原则  
    12.   实行货币福利,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顺畅贯通的核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