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美帝之所以在世界越来越不受待见

洣崽

  
         美帝之所以在世界越来越不受待见,除其恃强凌弱、到处发动战争外,另一重大原因就是美国利用美元地位,不是服务世界,而是巧取豪夺掠夺世界;世界人民又不是傻子…
         国家货币收割本国,世界货币收割世界,只要发行货币,就不免对于公众财富的收割、巧取豪夺;货币福利式的货币发行才是光明坦荡和忠诚的金融正道。
         当人民币主要还只是国内货币,国家应当向本国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当有朝一日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则应当服务世界、向全世界实行货币福利。
         有朋友调侃回帖:“人民不是傻子,都要美元;非洲叔叔傻不傻,人民币和美元,他闭着眼睛也要美元”,“客观说,美元服务了世界,也掠夺了世界”。
         这话有部分道理。人民币尚在成长中,当下和过去,人民币没有担负世界货币的责任,世界各国不选择人民币很正常;在没有合适更好板凳的时候,破板凳也将就坐着,当更好板凳出现后,破板凳就该下课了。不着急,人民币正在成长;当美元对于世界的掠夺性超出其服务性、当其它货币(如人民币)成长到能够胜任世界货币重担的时候,美元着急、焦虑和下岗的时代,就降临了。
         人民币需要借鉴的美元教训是,不要自私、狭隘和奸滑,要公义、豁达和坦诚,实行货币福利、回馈本国百姓和全世界,才是日久天长之道。
         用金融手段通过新增天量货币收割社会财富而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啥“共同富裕”都是虚的…
         有朋友问:“我们国家,曾经给老百姓发过货币福利吗?[调皮][呲牙][偷笑]”
         已经有萌芽,而且迄今还在实行;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百把块钱的补贴就是。只是程度太低、范围太窄;如果不是一个月百把块而是千把块、不是局限于老人而应该包括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群体,那才是货币福利的合格程度,这是我国当前在货币福利方面应该且能够实现的奋斗目标。
         后疫情时代拼经济,尤其应当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不然,我们的政策和策略总还是敲边鼓、隔靴挠痒、事倍功半、效率低下……
         6732022121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2.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3.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4.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更多冷帖————
    1.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2.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3.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4.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其它更多帖————
    1.   与卖拐有得一拼——把高考重大考试事故美化为为国家甄别人才  
    2.   高考制度的瑕疵和不当必须纠正  
    3.   抓住苗头和线索,把握战机,深入挖掘……  
    4.   对“博士大跃进”批判的批判  
    5.   教材插图事件只是教育问题的几片浮萍;对国家教育高层的继续质疑和批判  
    6.   人教版小学教科书插图丑化、露下体、猥亵…事件述评  
    7.   教育是人发展的倍增器或倍衰器  
    8.   台湾是套在美帝脖子上的绞索  
    9.   突破常规思维和思维定势,才见新天——漫谈实行“货币福利”  
    10.   优秀者入围随机录取、未入围者亦普遍升学,对教育和考试制度改革的期待  
    11.   中考命题所谓“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表述,不可取  
    12.   话说“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