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话说教育:电灯比蜡烛好得多……

洣崽

  
         一
         有朋友感慨:“现在有的老师,跟我们上学时的老师,似乎也有所不同,以前我们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现在,有的老师,更象电灯,你不交钱,他就不亮。”
         咱说:电灯比蜡烛强得不只一点点:蜡烛没有可持续性,电灯具有可持续性;一根蜡烛才照亮几个小时就没了,普通灯泡和灯管用几年都没事;蜡烛发光少、消耗大、成本高、效率低,灯泡、尤其是现在的节能灯管发光强、效率高;给电才亮、不给电不亮,是世间事物的常态;像蜡烛燃烧那样只出不进,只能是临时应急之举、不是持久之计。
         二
         马克思主义主张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对于当前我国教育,有指责家长的、有批评老师的,都有一点道理,但可能都没抓住要害。
         在细节、在具体层面,每位老师、每位家长有没有欠缺、不足、不妥的地方?肯定有,但这不是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所在。事实上,我国家长特别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含辛茹苦、对教育投入极大,我国老师承担极重的教学压力、兢兢业业,老师和家长的工作及付出都是应当高度肯定的。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我国教育顶层设计——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的不当和瑕疵累死三军。顶层设计层面的一丝偏差,在实际实践中会事与愿违、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我国教师和家长都是错误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被裹挟、受伤害者,问题出在教育的顶层设计。老师和家长应当互相理解体谅,而不是互相指责埋怨,应当把箭、把矛头对准正确的目标,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三
         很多对教育的热心批评,用心良好,但欠缺“理工科思维”,欠缺可操作性,只是泛泛而谈。这样的批评质量不高,反而可能干扰和冲淡对于教育改革的探索,这样的批评本身该批评。
         比如指责我国当前教育“只教书,不育人”,就既不符合实际、也没有改正的可操作性。事实上,在担负应试教育沉重压力情况下,每位老师尤其班主任、每所学校、每一届教育领导,都仍然是苦口婆心、非常关注育人、非常关注学生“做人”的。对学校“不育人”的指责不符合事实,无以服人。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老师、班主任、学校、教育领导,虽然他们苦口婆心重视育人、强调育人,但他们的“育人”努力是基本无效的;他们努力育人又徒然无效,还再强调“育人”、强化“育人”也是白搭,没有抓住要害。
         想要“育人”是正确的,怎么才能有实效地育人?育人的主要方式和主场不是苦口婆心的口头说教、不是在教室里和讲台上,而是在实践情境中。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学生才能体会和感悟纪律、礼貌、合作、自律、勤奋、节俭、意志力、科学态度、团队精神……等一切美德的重要性,才有真正的思想和精神成长。离开劳动、活动、实践情境谈“育人”,基本上是空谈。
         因此,当前我国教育“育人”缺失问题,不在老师和学校不强调不重视,而在于我国教育缺失实践——把教育资源和时间精力疯狂地短视地砸在高利害应试功利场上,基本上挤压排斥了应有的实践教育。
         未来之计,应试性的知识教育应当有所收敛、谨守本份,烈性竞争应当淡化钝化,掐尖式招生应当摒弃;应当实行半日上课、半日学校活动的学制;应当缩短中小学年限,把目前中小学12年缩为10年,腾出时间,于中学之后大学之前插入总共为期两年的自我研修、游学、三五个月国家军训、及一两年的学徒式劳动职业技能教育,初步学习一两门职业技能。
         这样,才能把“育人”落到实处。
         6732022111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2.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3.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4.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5.   “批判文革”  
    6.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更多冷帖————
    1.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2.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3.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4.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5.   “批判文革”  
    6.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其它更多帖————
    1.   “小而分”与“大而公”  
    2.   一个比方  
    3.   跳出平面思维,在高低两个层面精细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  
    4.   国家土地收入,既应当有出让配置时的一锤子收入,还应当有每年度的土地税  
    5.   “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的问题  
    6.   话说“强拆”,对于政府“强拆”,应当持理解、支持态度  
    7.   “四万亿土地出让金80%用于拆迁”不可理喻不能接受  
    8.   对土地续期的“无条件”“不需要补交费用”的解读是错误的或阴险的  
    9.   反对离散化碎片化不可逆永久瓜分国家资源的私有化倒退倾向  
    10.   “土地确权”在期限问题上闪烁其词、含糊不清,包含严重的危险倾向  
    11.   为什么“土地私有”浊流重新泛起?  
    12.   《物权法》中的与《宪法》相抵触的内容,应当被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