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以放贷而不以福利方式向社会投放货币,是当下我国经济和金融的主要错误根源

洣崽

  
         许多朋友嫉恶如仇,对于贪腐现象深恶痛绝。其实,细细思考,贪腐固然可恨,但官员贪腐的那点钱、再加上中国援外的那点钱,其实都不算什么、都是小头;最大头的、最应该关注的,是不当的金融政策造成的对民生改善、对经济增长、对国家发展的贻误。
         国家金融政策的误区在于,国家对于新增货币产生的金融收入,长期以来支支吾吾、不算进国家收入、不摆到台面上来,不给地方以分享、不给百姓以分享,而只愿意以放贷的方式贷给地方、贷给企业、贷给家庭,“精明”地预支社会的购买力和发展后劲;却不料“机关算尽太聪明”,演至今日,地方债务高企,房地产好日子到头、无以为继……
         而不懂得,只要国家拿出一年新增货币20万亿中的一半10万亿以货币福利的方式回馈地方、回馈百姓,则国家开支仍绰绰有余,却构建起生产与消费平顺对接的经济良性环路,再经反复流转,足以新增一年几十万亿的生产总值,再通过税收的方式流回国库,国家什么也没失去。
         金融如涛涛洪流,需要渠道宣泄奔涌。以放贷而不以福利方式向社会投放货币,本质上是货币的伪投放、是对金融循环的人为拦截阻断,长此以往,积累金融风险、浊水横流、社会失序。实行货币福利,金融平顺流转、无所阻滞,百姓则没有匮乏之苦,官员则无可贪和不必贪,社会遂澄清水碧、风清气正。
         总之,国家不实行货币福利的损失,约等于一年几十万亿,远大于人们痛恨的贪腐。与其痛恨贪腐,不如对国家不实行货币福利予以严厉的批评。
         ​只愿意放贷,不愿意实行货币福利,这就是当下我国经济和金融的主要错误根源。
         6732022082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592.   新时代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继续进步、继续提高“共产”的程度  
    593.   以“游学、自我研修和学徒式职业技能学习”为核心,创设实践教育机制,纳入国民学制教育中  
    594.   实行货币福利,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顺畅贯通的核心环节  
    595.   对“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领导讲话的述评  
    596.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一):优化学制,实行中小学半天上课半天实践活动的学制  
    597.   珍惜历史遗产、把握时代机遇,台湾政党的发展前途在大陆  

            更多新帖————
    1.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2.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3.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4.   “批判文革”  
    5.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6.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更多冷帖————
    1.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2.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3.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4.   “批判文革”  
    5.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6.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其它更多帖————
    1.   如果改革当初能维护和尊重而不是否定和瓦解集体经济……  
    2.   应当紧盯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3.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群众中的迷信盲从自私懦弱落后愚昧现象,两者并存、都是事实  
    4.   毛泽东的一段乞丐式穷游经历,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启示?  
    5.   马克思主义在今日中国,影响更普遍和深入、气象更宏大和壮观  
    6.   话说台海——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7.   教育部最应该听取群众批评和反躬自问  
    8.   人类不会被自己的尿憋死,社会主义是走出“人工智能淘汰人类”泥潭的光辉大道  
    9.   这样的“评选”,有问题  
    10.   一者增加百姓手里的钱、二者扩大免费制的实施范围  
    11.   中国货币发行规模是合适和正确的,投放的方式和方向需要改进  
    12.   就“短短一周,天津7名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对国家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