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通俗解说我国的“地方债务”问题

洣崽

  
         经济问题很抽象,难以理解;打比方说说我国“地方债务”的问题。
         某家庭三十几个兄弟,共同出力出汗营建了一个大果园,多年辛勤劳动和付出之后,现在每年可以结果子、卖果子、有利润了,假定刨去成本后果园每年可得约500万元利润。
         但账房先生有一套歪理,足以把人绕晕——哪里有利润?利润何来?那500万是果园产生的,是我们欠果园的,我们是要还给果园的,我们分了,拿什么还给果园?账目怎么平衡?账房先生拒绝向三十几个兄弟分配利润,但还是做了一个机动安排,允许兄弟每人可以从账房领取十万八万、但必须向账房签写欠条。于是,每兄弟都从账房多少不等地领到款项,而每个兄弟都落下一屁股债。
         果园丰收、几十兄弟却欠巨债,这样的荒诞现象,就是这么来的。
         由于全国人民及各级各地的劳动、奋斗、智慧和创造,生产力剧增了,社会财富暴涨了,国家有可能新增货币“割韭菜”“薅羊毛”“摘桃子”了,也就是果园丰收了。这时,理应忠诚坦荡地让各省各地分享利润、应当向全国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分发红利、应当回馈各省各地和全国人民的劳动和贡献,而不是要求他们签下“债据”!
         本来就是百姓和地方当得应得,这些所谓“地方债”,应当清零的。
         我国当下主流经济思想界的头脑,被西方的浆糊所填,糊涂到不识常理了。
         “地方债务​”是经济理论界茫然懵懂、头绪混乱导出的完全的伪问题。​中国未来发展,应当主要不是采取地方举债、企业举债、家庭举债(如各种按揭)等等“举债”式路线,而应当采取“货币福利”路线,即,国家视生产力发展状况及社会对温和通胀的承受程度每年新增货币,这些新增货币就是国家的重要收入、是社会发展成果的货币体现。社会发展由各省各地、全国人民所创造,则这部分国家收入(即新增货币)理应让各地方政府及全国百姓所分享。国家应创生各地区及各人群之间新增货币的合理分配制度,有序地给各省各地发钱、给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群体发钱。这,就是货币福利。
         6732022060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前苏联盛极而衰土崩瓦解的教训和今日美国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症结……  
    2.   健全的民主政治生活是国家和社会运作之本;从国家到单位、从顶层到基层创建普遍常态且名副其实民主政治生活  
    3.   美国为什么没有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4.   不能把楼盖歪了  
    5.   民主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无价之宝,应当严正贯彻实行于从高层到基层每一个单位  
    6.   没有人喜欢打针吃药动手术,没有人喜欢被批评、监督和制约——话说“民主政治生活”  
    7.   发扬党“民主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怎样的“民主政治生活”?  
    8.   一位网名“残原”的网友对“发钱”问题的评述,说得不错——  
    9.   从“全民发钱”到“货币福利”,且看“发钱思想”的渊源及其潮流的日渐洪大  
    10.   将来的社会,应该是企业找人,而不是人找工作  
    11.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二)  
    12.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