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与卖拐有得一拼——把高考重大考试事故美化为为国家甄别人才

洣崽

  
         高考繁难化是基础教育的杀手;过度繁难是重大的考试事故。
         主要不是出卷人的问题,是教育路线和高考指导思想上的问题。
         开车没错,错在超速;高考没错,错在掐尖选拔繁难化。追本溯源,“掐尖选拔”考试指导思想应当摒弃。
         要尊重和回归中小学之“基础教育”的基本定位和身份。高考及其出题,应当遵循这一前提和基本定位,而不能听任过度选拔把基础教育带偏。
        
         有些朋友拿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高考数学奇难说事。如果因为高考数学奇难,苏联俄罗斯果然获致了最优异最尖端的人才,各行各业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国家管理)因之遥遥领先、引领世界,那么我国是应该考虑学习苏俄借鉴苏俄高考数学奇难的做法;但实际上,光刻机是丹麦的厉害,芯片加工是台湾的台积电强,高科技方面目前是美帝领先,国家治理方面,苏联解体,由一个与美帝并称的超级大国沦落为一个准二流国家、演成现在的俄乌战争悲剧……实践证明,苏俄高考数学奇难的做法,并未如其所愿地为其遴选出出类拔萃的顶尖优异人才、把国家引向发展和强大,实践中并不成功嘛。
         以苏俄做法作为我国实行数学繁难高考的理由,不通。
        
         不应把成人后岗位招聘和成人前的教育招生混为一谈。
         成人后高端重要岗位招聘顶尖人才,或许难度和挑战性越大,越能择优汰弱,实现选拔顶尖人才的目的。
         而高考对象还是本领才智尚未成熟的、有待培育有待成长的学生,高难苛刻选拔必然普遍地毁灭性地打击青少年学生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导致大面积的失败感和自暴自弃,削弱我国的人才基础和社会元气;即使对于通过这种繁难考试成功获取高分的极少数幸运者,且慢高兴,他们也是严重的受伤害者,在漫长的应试竞争中,他们为考试投入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和勤奋,荒疏了贻误了考试之外的个性、兴趣、生活体验、劳动锻炼、社会实践、技能本领方面的发展,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已经身心俱疲,榨干了发展后劲。
        
         正常的逻辑推演是——
         高考繁难→打击学生信心和兴趣、迫使学生花费无穷多时间精力应考→人才胚芽凋落、妨碍应试以外的多方面发展→平庸化、同质化、实践低能、单一刻板如同用模子压出来的。
         与此相反,越想要造就高端人才,高考越不能繁难、而应简易。高考简易,才能呵护和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才可以造就厚实博大的各行各业各方面人才基础,在这样厚实博大的人才基础之上,在宽松的自然无为的环境下,才能滋生和成就各行各业的奇异卓越人才。
         想要获得高端高水平人才,就拼命地推高考试难度,是一根筋式的简单思维,不合辩证法思想,没有技术含量。
        
         把今年高考数学过难的严重考试事故,美化为遴选人才复兴国家的妙计,跟赵本山小品中的把人忽悠瘸、买拐买轮椅——有一拼。
         高考过度繁难,是重大考试事故,应当痛定思痛、彻底总结教训,而不是为之洗地、文过饰非。
         6732022061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307.   马克思——“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  
    308.   实行货币福利和微信群式基层民主,建设繁荣富强的先进国家  
    309.   话说“反腐”——建设基层民主,把一池染缸重变清流  
    310.   话说“妄议”  
    311.   中考命题所谓“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表述,不可取  
    312.   就时政话题跟朋友的闲聊  

            更多新帖————
    1.   “一定要把日本的麻烦解决掉”!  
    2.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3.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4.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5.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6.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更多冷帖————
    1.   “一定要把日本的麻烦解决掉”!  
    2.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3.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4.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5.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6.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其它更多帖————
    1.   “党是领导一切的” ,表达了共产党人的担当,为之点赞  
    2.   实行货币福利制度,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高度  
    3.   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辩证思想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   为“11.12”沅江悲剧愤怒声讨罪恶的高考制度!!!  
    5.   停留于对家长对家庭对学校的批评指责既是不够更是不公平的  
    6.   “11.12”沅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7.   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要害在哪里?  
    8.   “强调教育”“重视教育”“加强教育”貌似永远正确,但在错误方向上,只会令中国教育病症更重  
    9.   除了家庭层面的对孩子溺爱,最严重的是国家把对青少年的溺爱上升到法律层面  
    10.   “土地承包”“资源市场化配置”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冲突,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合理组成、将常态长期地实行下去  
    11.   发展实践教育,关键在学校之外;在实践中造就人才、遴选人才  
    12.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