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鸡毛掸子轻轻落下——

洣崽

  
         鸡毛掸子轻轻落下——
         “中央巡视反馈,教育部被指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不够有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差距~”
         即使这轻轻落下的鸡毛掸子,也是不合理的。教育工作做得烂、病态教育损害学生身心、贻误事业发展,教育部该骂;但把教育问题这口锅甩给教育部,不是认识错误修正错误的实事求是科学态度。
         以“新高考改革”为例。2014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即启动之初,上级机关就已经对教育部圈死了高考改革的框框,而这个框框本身背离了社会对高考改革的迫切期待;在这个圈死的错误的框框内,不管上海还是浙江、北京山东还是海南,这些省市的“新高考改革”除了官僚的形式主义的无可奈何被动执行、敷衍应景,不会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进步。这个圈死的错误框框注定了这场“新高考改革”的徒劳、扰民、不了了之、无果而终。
         教育部僵硬执行上级政策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是应当批判的;但,教育部的上级机关错误地圈定框框、出台药不对症的政策,更是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教育部该骂;教育部的上级机关瞎指挥、出台错误政策,也是客观事实,也应当反思反省、批评批判。
         67320210907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2.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3.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4.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更多冷帖————
    1.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2.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3.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4.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其它更多帖————
    1.   以实行“员工分红制度”为契合端口,将党的领导和民主精神贯彻于企业、扎根于经济土壤中 (整理重发)(三)  
    2.   以实行“员工分红制度”为契合端口,将党的领导和民主精神贯彻于企业、扎根于经济土壤中 (整理重发)(二)  
    3.   以实行“员工分红制度”为契合端口,将党的领导和民主精神贯彻于企业、扎根于经济土壤中 (整理重发)(一))  
    4.   建议实行“员工分红制度”破解国企改革困局;就“员工分红”与网友的切磋  
    5.   有关国企改革实行“员工分红制度”与“老张工”网友的答问  
    6.   就国企改革“员工持股”问题与“中道”网友的切磋  
    7.   把中央精神中央政策教条化神秘化、照抄照搬、僵硬执行,实际上是巧妙怠工,是对中央对事业的不负责任  
    8.   国企改革,应当实行“员工分红制度”而不是“员工持股”(二)  
    9.   国企改革,应当实行“员工分红制度”而不是“员工持股”(一)  
    10.   构建“员工分红”制度——以某校为例,打造学校(或企业)内生发展自主机制的构想  
    11.   赞“数学”网友两个帖子——《在我看来深圳经验只有一个,就是多发钱》和《根据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不应当成为道德标准》  
    12.   实行“员工分红制度”,把民主植根于经济之中,实现国企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