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钝化清北等名校的“掐尖”招生,让美帝人才收割机掐无可掐

洣崽

  
         清北在全国掐尖招生而结果毕业生普遍效力于美帝很少服务于国家的现象,不正常。
         山姆大叔掐尖收割我国人才,在预料之中;荒诞的是,咱们自己搭建掐尖平台替美国作嫁衣裳……最臭最蠢的做法莫过于此。
         清北掐尖式招生,一者徒然输出和损失顶尖苗子,二者严重恶化和破坏我国基础教育生态。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限制人才流动不可能;最合适的方式还是钝化清北等名校掐尖式招生,让美帝人才收割机掐无可掐、企图落空。
         清北等名校招生,今后应当实行考试优秀入围、填报志愿后的随机录取。比如,定义总分居考生前1%者为优秀,优秀入围者可报读任何名校专业。比如我国一年高考生1000万,1%即10万,凡成绩进入前10万名者即入围;当报读某名校某专业人数超过其招生学位数,则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这样,清北名校专业招录的生源依然是非常优秀、并且符合其专业意愿,但又避免过去那种过分掐尖。将清北等名校专业的招生“掐尖指数”,从千分之一甚至几千分之一,钝化到百分之一左右。
         上述“百分之一”只是举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微调,想促进竞争就调往尖锐方向,想促进和谐多样发展,就调往粗钝方向。直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区间。
         实现高考选拔的钝化,高考题就不必那么刁钻、繁难、怪异,我们孩子的应试负担、老师的教学负担、家长的焦虑,才真正减轻。
         钝化清北等名校掐尖式招生,不止是出于应对美帝收割人才,更是构建我国科学常态健康的中小学教育生态的迫切需要。
         从无限掐尖到有限选拔加随机录取,高考指挥棒的微小调整可以切中肯綮地解开高考改革的症结,而让教育和高考步入坦途。
         6732021061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每月补农民和农民工1000元”  
    2.   “钱哪去了?钱哪去了?钱哪去了?”  
    3.   对人民日报【钟才文】就经济形势“七连评”的短评  
    4.   彻底改造日本  
    5.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6.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更多冷帖————
    1.   “每月补农民和农民工1000元”  
    2.   “钱哪去了?钱哪去了?钱哪去了?”  
    3.   对人民日报【钟才文】就经济形势“七连评”的短评  
    4.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5.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6.   彻底改造日本  
            其它更多帖————
    1.   实行货币福利,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顺畅贯通的核心环节  
    2.   “实行货币福利”应当替代“外汇占款”和“国家负债”成为货币发行的主渠道  
    3.   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既降杠杆又增加货币投放,当下经济两全其美的选择  
    4.   对“生命重于一切”及对美军寻找迎还战争遗骸做法的述评  
    5.   关键在国内、诀窍在国内,把国内事情做好了,周边国家如百川归海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伟大而成功的创造,公有制和国企需要珍惜、需要维护、需要与时俱进的改良和升级  
    7.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8.   中美摩擦实质粗探  
    9.   胡鞍钢的“中国综合国力超过美国”没什么错  
    10.   “全国25个省财政巨额亏空”是瞎操心的伪命题  
    11.   以“游学、自我研修和学徒式职业技能学习”为核心,创设实践教育机制,纳入国民学制教育中  
    12.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不绝对排斥和冲突,而是优势互补;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新的条件下合理地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