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躺平”现象的共鸣和蔓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羞耻、反映社会的病态

洣崽

  
         将来的中国公民和世界公民,必须是自由的、积极的、闲适安逸的、享受生活和享受工作的、生命高质量的。
         将来的劳动,充分利用最前沿的科技而效率极高、社会充分整合而避免内卷,无需太多的劳动而能生产和提供全社会所需的商品和服务;
         将来的社会,实行过饱和冗余就业而让劳动岗位、劳动机会和劳动成果被全体分享,实现充分就业,没有人求工作而不得、游离于社会之外;
         将来的工作,工作时间短、工作过程愉悦轻松,不再是折磨、苦役和压榨,更多的是权利、机会和享受;
         ……
         “躺平”现象是当下一些人们无奈的选择、是无言的抗议,“躺平”现象的共鸣和蔓延,是国家的羞耻,反映社会的病态,是迷失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
         “躺平”现象为什么发生?
         我国社会远未合理整合。一方面,工作难找、就业困难,一方面又“996”“886”“007”,把工作变成无法忍受的苦役,国家未能与时俱进地实行过饱和冗余就业推动充分就业;
         我国百姓普遍承受着双重剥削。一是宏观层面国家的剥削,国家每年通过新增货币十几二十万亿从社会“割韭菜”,相当于平均每个人头一年一万多,而不积极回馈百姓、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二是微观层面企业老板对员工的剥削,今天的当局,日益和资产者粘乎,而与劳动者渐行渐远、不坐一条板凳,几十年来未曾构建出一个比较合理成熟的符合劳动者资产者共同利益共同意愿、发挥双方积极性能动性的分配制度和企业模式,致使我国劳动关系不协调,致使我国劳动者实际上遭受着企业的剥削而最终损害企业发展和企业所有者的利益。
         我国实行着短期行为型压榨式经济政策——高房价;
         国家本应承担教育医疗养老之责责无旁贷,却甩锅于百姓。不是要你愚直地实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啥的,免费方式不符合市场经济精神,市场经济是科学合理高效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智慧巧妙方式;把教育经费、医疗费……打到每位公民的专门账户上,是可以的吧?
         青少年时期十多年高利害考试白热化恶拼,透支了我国孩子的后劲。毕业之际,苍白疲弱而社会水深流急,不躺平自保又能如何?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躺平”现象是不合理社会的必然和报应。
         没有什么;暴露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6732021060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中国呼唤工匠和如何造就工匠  
    2.   教育部开错药方了  
    3.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4.   人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5.   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不在于“减负”,在于“调结构”  
    6.   初中毕业生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做法是不好的  
    7.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8.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  
    9.   简论我国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  
    10.   高校“种田”课程的实践教育探索难能可贵  
    11.   我国家长需要敏锐意识到片面学校教育的缺陷和危害  
    12.   学困生的教育权益应当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