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闲扯,从古代“举孝廉”、当下考试制度,到实践选拔

洣崽

  
         人才的甄别遴选有多种方式,往往各具优劣,又有落后和先进之分。
         古时候的“举孝廉”、当今的考试,都可以近似地认为是人才选拔,有其操作简便的优势。但举孝廉存在着易于虚伪做假、衡量尺度不客观的缺陷;考试选拔则衡量尺度更为客观,但偏差大——因为善于考试和善于实际工作是两码事,以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相当于通过影子来选拔演员,太不靠谱,误差太大。
         我国考试选拔如日中天、炙手可热,许多朋友因考试而登堂入室从此亨通腾达,以其曾经的考试光荣而自喜,对考试选拔钟爱有加,可以理解;但考试选拔终究只是近似性参考性的选拔方式,无法胜任本质性、终极性人才甄别。
                 什么才是人才甄别的本质性终极性方式?答,唯有实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是这个意思。实践的方式最客观、最准确,但,实践方式也有缺点,那就是过程漫长。因此,在某些非紧要甄别的领域,比如中考、高考招生,采取考试方式也就行了;但倘若为单位为国家选拔人才、想要避免猥琐低能短视狭隘之人贻误事业、想要实行精英治理推动事业,那还是需要在实践大舞台一较高低。
         毛朱周邓及一大批卓越英才脱颖而出,既不是靠“举孝廉”、也不是看高考,而是在实践江河中大浪淘沙而来;袁隆平、任正非、钟南山……他们的位置,不是靠考试考出来、更不是通过举孝廉获得的。
         甄别人才不以实践标准而以纸面考试,反映人才选拔工作上的投机取巧和惰性,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庸人占位、人才不兴,每每贻误事业。纸面考试,用于中考高考招生还凑合,就不要狗戴帽子、自诩为“选拔人才”了;有必要摒弃对考试的过度依赖、迷信和滥用。人才选拔回到实践标准上来,我国的社会才更踏实和稳健、从而减少起初飘渺虚幻美轮美奂和而最后跌落实地的颠簸震荡。
                 67320210307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对人民日报【钟才文】就经济形势“七连评”的短评  
    2.   彻底改造日本  
    3.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4.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5.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6.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更多冷帖————
    1.   对人民日报【钟才文】就经济形势“七连评”的短评  
    2.   彻底改造日本  
    3.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4.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5.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6.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其它更多帖————
    1.   斗争得和谐、斗争出团结、斗争中得进步  
    2.   共产党内部应当实行较高于普通群众的、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与纪律  
    3.   党和政府掌握话语权是正确的必要的  
    4.   珍惜强势政府的优势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  
    6.   共产主义已不神秘,也不遥远  
    7.   消除误读、澄清抹黑、走出低迷,把群众紧密团结在社会主义旗帜下  
    8.   “按需分配”的时代,正在悄悄到来  
    9.   我国当前还只是小半个社会主义,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简单  
    10.   如旭日穿透晨雾,社会主义要庄严绽放了(三)  
    11.   如旭日穿透晨雾,社会主义要庄严绽放了(二)  
    12.   如旭日穿透晨雾,社会主义要庄严绽放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