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话说“精英治国”

洣崽

  
         聊天时有朋友说及“精英治国”。好话题最能引发碰撞激荡、产生思想火花,“精英治国”值得深唠。
         万分赞同“精英治国”。国家神器,不应落入猥琐平庸短视低能之辈手中被糟蹋被贻误;不只是治国,各行各业各领域都应当趋向精英治理。
         怎么实现精英治理,是个问题。
         社会有成千上万难以计数的分工,每种分工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精英,治国有治国精英,工匠有工匠精英,理论有理论精英,娱乐有娱乐精英,科研有科研精英,金融有金融精英,玩“十二阶魔方”也有其精英……这一行的精英在另一行,可能啥都不是。
         谁是精英?自视很高、以精英自诩不能算数;
         通过如今的高考、考研,重重选拔出来的,算不算精英?答,算,又不完全算,偏差极大。在重重考试中胜出,证明他们是知识型做题方面的精英,说明智商还行;但他们只是将来成长为精英的苗子,充其量可以算“准精英”。把准精英视为精英本身,思想上差之毫厘,实践中谬以千里。
         精英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通过充分的比拼竞争,展示出超越同行的显著优势,他就是精英。
         以高考、考研之类考试结果来区分精英和非精英,很不准确,也很不公平。因为各行各业的真本领不是区区高考和考研能测量的,高考、考研之际,考试者都还是嫩崽嫩妹、大都还未入职,还没有在各自行业起步,就以考试来定义他是人才不是人才、是精英不是精英,不是很谬误吗?
         这种谬误,其根源在于试图取巧地惰性地以简单省事的纸面考试代替实践情境下的真实竞争来选拔“人才”,背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让所有人加入到发展中来,国家事业就繁荣兴旺,人为设置无谓门槛,等于自我堵塞。
         做好我国各项事业,好的做法应该是,入门之际应当广开门户、鼓励和支持踊跃加入,让亿万子弟依据其兴趣爱好个性和特长选取自己心仪的行业和领域,而不要人为设置种种门槛和障碍;入门之后,倡导行业内部的比拼和竞争,让真正厉害的行业角色登顶本行业的精英位置。
         即,不应把高考和考研抬高到甄别人才、决定人生的夸张程度,比拼竞争最主要不应该在入职之前,而应该放在入行之后、在行业内部进行。国家、各单位内、各行业里,应该创设便捷开放的言论平台和竞争舞台,让每个成员充分展示充分表达、秀本领秀办法秀见解秀肌肉、互相比拼彼此竞争融通交汇取长补短,在竞争和比较中一决高下、优胜劣汰,这样各行各业才能沙里淘金遴选出自己的精英来,真正实现精英引领和精英治理,促进事业发展。
         现在恰好做反了,该宁静清凉的时候偏炽热高烧,该活力奔放倡导比拼竞争的时候又整得混混沌沌凝滞板结。
         高考和考研,应当退烧。
         未来高考应当摒弃掐尖式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电脑随机录取”以淡化钝化高考过度恶拼;
         读研,本质上是成人后的继续教育,是公民提升自己的正当权利和渠道,国家应当帮助和周全,而不是枉设门槛和阻碍。现在已经是供过于求、物质财富极其丰富的时代,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使知识的传播不再“学位不足”,国家还设置繁琐门槛,无谓空耗有志公民的时间精力,而不放开大门鼓励读研?
         畅想将来,我国应当实行普及普遍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应当实行成年公民每工作7年带薪休假1年的轮休制度,休假期间,国家不设考试门槛并且提供学费地鼓励公民入大学回炉深造和充电,甚至只是回大学睡睡懒觉、交交朋友、休养生息也行,如果某大学某专业报读人数超过接纳能力,就网络随机录取好了,这么多大学或专业,每个人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此保障和实现每个公民享有继续教育的权利,而不搞劳什子的什么“考研”、“考博”。
                 6732021030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2.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3.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4.   “批判文革”  
    5.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6.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更多冷帖————
    1.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2.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3.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4.   “批判文革”  
    5.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6.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其它更多帖————
    1.   高度膨胀如火如荼炽热高烧,不是成功;学校教育要自觉收敛恪守本份,不要试图取代和包办其它教育  
    2.   高度膨胀如火如荼炽热高烧,不是成功;学校教育要自觉收敛恪守本份,不要试图取代和包办其它教育  
    3.   基础教育不基础,是我国教育的大问题  
    4.   答“刺嫩芽”网友“(党)在企业就没领导一切,而是靠边站成了摆设和资本家的雇佣”  
    5.   “党是领导一切的” ,表达了共产党人的担当,为之点赞  
    6.   实行货币福利制度,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高度  
    7.   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辩证思想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   为“11.12”沅江悲剧愤怒声讨罪恶的高考制度!!!  
    9.   停留于对家长对家庭对学校的批评指责既是不够更是不公平的  
    10.   “11.12”沅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11.   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要害在哪里?  
    12.   “强调教育”“重视教育”“加强教育”貌似永远正确,但在错误方向上,只会令中国教育病症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