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有些朋友还纠结“土地国有”无法释怀……

洣崽

  
         有些朋友一厢情愿梦想着自家那块山、那块地、那块菜园、那块老宅地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永远都是自家的,即主张实行完全绝对彻底和永久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私有,而对“土地国有”耿耿于怀。这些朋友热衷于土地私有的一些浅近好处而对土地私有必然带来的纷崩瓦解、支离破碎、离散化、互相掣肘、一盘散沙、土地兼并、两极分化、积累社会矛盾直至强烈地震天摇地动的后果缺乏清醒认识,认识不到土地私有化违背社会化大生产大协作的反动性。果真实行彻底和绝对的土地私有,高速公路和高铁的纵情延伸、社会化大生产的顺畅进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都将成为不可能……
         其实,土地国有很平常。英国统治时期的香港,实行的就是“一切土地归皇室”,即另一种表现形式的“国有”,香港个人从政府手上获得大致70年的土地有限授权。这种土地“国有”制度之下,当时香港居然得以成长为“东方之珠”……
         我国实行“土地国有”,其制度演进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早先实行的是朴素粗糙比较僵硬的“土地国有”;随着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农村土地有限期承包和城市土地有限期使用授权为标志,我国的土地国有制度终于开辟新路而国家前景豁然开朗。这时,我国的土地国有制度,既保证了国家对于土地的宏观整合和长远规划及利益掌控,又有利于满足微观层面亿万个体及企业的土地需求、有利于释放基层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让生产力充分涌流。
          车子不断驶离原来位置才能驶向新里程,放下旧玩具才能空出手来拥有新玩具。您名下的土地有期限,其他人名下的土地也有期限,每天都有土地到期,也就每天都有土地被国家整合规划以后重新被公平公正依法依规进行市场化配置。您名下土地即将到期,您可以依法依规以合理价格和承担相应责任地从国家获得一份您久已心仪的一份新资源、新土地。
         可以乐观地预见,时间会证实,进步着的我国土地国有制度,是中国发展的强大优势、是中国百姓和社会之福;正因为土地国有,我国将来向百姓实施货币福利,才有充分底气。
          6732021012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七)  
    2.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六)  
    3.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五)  
    4.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四)  
    5.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三)  
    6.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二)  
    7.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当前重大关键的核心战略(一)  
    8.   齐鲁纪行:草根深处的文化底蕴  
    9.   参观清华北大感言  
    10.   教师节向全国教师敬言——  
    11.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12.   推介“数学”网友的科学研究“老鼠钻迷宫”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