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新高考改革”反思白热化的高考过度竞争,耗损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元气

洣崽

           
         为什么要举行高考?高考有利于打破阶层壁垒实现人才流动、有利于实现社会的有序;为什么高考竞争不应过度繁难、尖锐和剧烈?因为繁难尖锐剧烈的高考空耗青少年时间、损害受教育者身心、贻误青少年个性兴趣特色及实践活动技能领域的发展,导致全体共输。在恶性竞争的高考中获胜,只是相关学生、家庭、任课老师及所在学校一种自私的且代价高昂的胜利,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并无意义;而高烧炽热的过度竞争,耗损的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元气。
         为什么说“新高考改革”是无效的或徒劳的?因为这场“新高考改革”并没有有效地降低和缓解当前白热化的高考功利恶性竞争、不能把全国青少年从高考应试教育的狂潮中解放出来。
                 “新高考改革”的“六选三”难以操作做不下去,调整为“3+1+2”,物理和历史两科中必选一科。尊重学生选择不是新高考最高调标榜的吗,为什么不能两科都选或都不选呢?这一事实,证明了“新高考改革”理论和策略的错误。
         这轮“新高考改革”的运行轨迹基本这样——高层主观主义一拍脑袋错误决策,在惯于因循顺从唯唯诺诺的官僚体系中错误决策得不到质疑、反对和纠正,于是浑水过关、谬种流传,直到在实践中造成巨大的损失、遭受严重的阻力、撞到南墙,才能收场。        应当反思这轮“新高考改革”的失败教训,而不是矢口否认、巧言掩饰、迁延贻误。
         高考改革事关全局、牵涉方方面面,确实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但群众中蕴藏智慧、实践中创生办法。假如政府职能部门严肃认真诚恳地向全国征集教育改革高考改革方案,充分讨论、充分交流、充分酝酿,将征集来的合理性主要方案通过主流媒体向全国发布,然后去粗取精、取长补短、优中选优,让群众在媒体上投票选择,得出比较满意方案,不难吧?与之相反,职能部门就那么有限的几个人、那么些有限的脑细胞,就他们独霸舞台、垄断决策、近亲联姻式地召集圈子里面一些人关起门来设计“新高考方案”,能搞出个什么名堂?两种做法,反映两种思想路线,一种是实行民主政治生活的群众路线,一种是权力独揽、独断专行、关门主义、孤家寡人的官僚主义路线。
         我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为什么几十年徘徊不前、陷入泥潭?走错了路线。
         67320190427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赞“数学”网友两个帖子——《在我看来深圳经验只有一个,就是多发钱》和《根据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不应当成为道德标准》  
    2.   实行“员工分红制度”,把民主植根于经济之中,实现国企的华丽转身  
    3.   “小学放学早,如何安顿孩子”的问题  
    4.   简论生产的社会性和个体性  
    5.   《实践论》《矛盾论》像北极星一样指引我国改革发展前进的道路  
    6.   管理低重心、基层自治是有效管理和治国理政的重要智慧  
    7.   郑重建议国家对北大清华等实行“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招生方式  
    8.   简单生硬照搬大学做法,“新高考改革”所谓“选课制”“走班制”是错误的  
    9.   私塾…等多种教育形式与官方教育相结合、取长补短,恰能唱一出中国教育的好戏来  
    10.   我国教育要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要遵循群众路线  
    11.   对“四大民小”掐尖招生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最应该检讨和批判的是上海教育部门的失职和不作为  
    12.   招生中的名校掐尖做法,是严重的错误,是政府工作的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