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温和通胀是经济增长迂回而上的科学道路

洣崽

  
         增发货币有经济增长和通胀两方面支撑因素。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规模的增长,国家央行需要相应地新增货币;只要不演成恶性通胀,在温和通胀范围增发货币也是合理的可取的正确的。
         温和通胀是务实策略。如同公路爬坡,不可能直达顶峰而应当迂回而上,温和通胀就是经济增长迂回而上的科学道路。温和通胀意义何在?它既及时扩大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又是国家收割社会财富变相实现货币回笼的重要和巧妙手段;如同一根细鞭轻轻抽打、催促经济进步。看不到温和通胀对于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苛求价格一成不变,是不科学的。
         某网友严厉指斥:“国民党增发货币的结果就是民不聊生,一袋钱,半蓝(篮)米,货币比手纸贱许多。你希望这样吗?”
         答:混淆数量差异没有意义。普通公路上飙车到每小时一两百公里甚至两三百公里会发生事故,而每小时五六十公里七八十公里行驶则是正常的,不能因发生过飙车事故就从此禁止所有人开车吧;某时某地某人用电不当引发事故,是不是就主张全国人民放弃用电、退回柴火时代?因国民党时代曾经出现恶性通胀而否认温和通胀的合理性,其荒谬与之同理。
         我国1990年末,广义货币M2为1.5293万亿,2018年末为        182.67万亿元,是1990年的119倍;考虑物价因素,农产品和服务性价格增长较快、工业品价格增长较慢有少数种类甚至降价,这里姑且以猪肉价为参照,1990年猪肉价格为每市斤1.1元左右,2018年为18元左右,即1990年的M2折算对应1.39万亿斤猪肉的财富,2018年末的M2折算对应10万亿斤猪肉的财富,相当于1990年的7倍多。也就是,物价固然在涨,但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可以看出,社会财富总量确实在客观增长着。
         能不能只让社会财富增长而让物价保持恒定?这是脱离现实的,就如同让核桃只长核桃肉不长壳、汽车飞机自重为零却能运送人和货物、公路无需迂回而直达山顶、登山客不带绳和梯等一切工具却顺利登山一样,不切实际。温和通胀,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
         国家通过温和通胀来收割财富和发展经济没有问题。
         问题出现在收割财富以后国家垄断权益、任性挥洒、使用不当、浪费糟蹋、效益低下、促进贪腐,没有建立与地方、与百姓分享货币发行权益的合理机制。
         怎样才能适度发行货币?
         对于外行而言,开车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对于老司机,则相当简单,无非是密切关注路况和车况,快了就轻踩刹车,慢了就稍加油门,左了就稍向右,右了就稍向左,根据路况车况反复调整,就能顺利前进。操控经济与之同理,密切关注经济和市场反馈,货币紧张流动性不足就多增发一些,通胀严重了就少发一些,如此而已;无需想得太复杂。至于把中国的货币发行量与外汇储备挂钩,完全是本末倒置、因果颠倒、经济思想的糊涂和昏了头。
         6732019021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56.   实行“一年两次式民主政治生活”,是对社会政治的一剂良药,或可带来巨大推动  
    157.   变推进过程为收割成果,建议国家以高价收购推进科研创新伟大时代的到来  
    158.   川普老顽童一棍子打过来,最好的办法是回他一棍子吗?  
    159.   对教育部“劳动成必修课,6个学分”的述评  
    160.   笼统批评中国“缺乏创新”是不够的;中国创新不足原因分析  
    161.   基础教育简易化,于是教育之路豁然开朗  

            更多新帖————
    1.   “一定要把日本的麻烦解决掉”!  
    2.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3.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4.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5.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6.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更多冷帖————
    1.   “一定要把日本的麻烦解决掉”!  
    2.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3.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4.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5.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6.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其它更多帖————
    1.   国家教育的重心,要从“选拔人才”调整到教育大众化上来  
    2.   我国教育巨轮,最要紧的是调整航向  
    3.   对高考总分前几十名成绩实行保密是正确的,但还不够  
    4.   还是不要把清北和黄埔相提并论的好  
    5.   教师,除了自己的劳动和奋斗,不需要谁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6.   群众批评斗争,是国家和事业长久之道  
    7.   国企民企能学习借鉴华为治理结构,我国社会经济就不得了  
    8.   对张雪峰不看好新闻专业的讨论——关键在国家实行过饱和冗余普遍就业  
    9.   好比内急,看你憋到什么时候  
    10.   话说“新常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极致了吗?  
    11.   关于“给百姓发钱”——这钱本来就是百姓该得的  
    12.   “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靠工程磨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