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温和通胀是经济增长迂回而上的科学道路

洣崽

  
         增发货币有经济增长和通胀两方面支撑因素。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规模的增长,国家央行需要相应地新增货币;只要不演成恶性通胀,在温和通胀范围增发货币也是合理的可取的正确的。
         温和通胀是务实策略。如同公路爬坡,不可能直达顶峰而应当迂回而上,温和通胀就是经济增长迂回而上的科学道路。温和通胀意义何在?它既及时扩大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又是国家收割社会财富变相实现货币回笼的重要和巧妙手段;如同一根细鞭轻轻抽打、催促经济进步。看不到温和通胀对于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苛求价格一成不变,是不科学的。
         某网友严厉指斥:“国民党增发货币的结果就是民不聊生,一袋钱,半蓝(篮)米,货币比手纸贱许多。你希望这样吗?”
         答:混淆数量差异没有意义。普通公路上飙车到每小时一两百公里甚至两三百公里会发生事故,而每小时五六十公里七八十公里行驶则是正常的,不能因发生过飙车事故就从此禁止所有人开车吧;某时某地某人用电不当引发事故,是不是就主张全国人民放弃用电、退回柴火时代?因国民党时代曾经出现恶性通胀而否认温和通胀的合理性,其荒谬与之同理。
         我国1990年末,广义货币M2为1.5293万亿,2018年末为        182.67万亿元,是1990年的119倍;考虑物价因素,农产品和服务性价格增长较快、工业品价格增长较慢有少数种类甚至降价,这里姑且以猪肉价为参照,1990年猪肉价格为每市斤1.1元左右,2018年为18元左右,即1990年的M2折算对应1.39万亿斤猪肉的财富,2018年末的M2折算对应10万亿斤猪肉的财富,相当于1990年的7倍多。也就是,物价固然在涨,但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可以看出,社会财富总量确实在客观增长着。
         能不能只让社会财富增长而让物价保持恒定?这是脱离现实的,就如同让核桃只长核桃肉不长壳、汽车飞机自重为零却能运送人和货物、公路无需迂回而直达山顶、登山客不带绳和梯等一切工具却顺利登山一样,不切实际。温和通胀,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
         国家通过温和通胀来收割财富和发展经济没有问题。
         问题出现在收割财富以后国家垄断权益、任性挥洒、使用不当、浪费糟蹋、效益低下、促进贪腐,没有建立与地方、与百姓分享货币发行权益的合理机制。
         怎样才能适度发行货币?
         对于外行而言,开车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对于老司机,则相当简单,无非是密切关注路况和车况,快了就轻踩刹车,慢了就稍加油门,左了就稍向右,右了就稍向左,根据路况车况反复调整,就能顺利前进。操控经济与之同理,密切关注经济和市场反馈,货币紧张流动性不足就多增发一些,通胀严重了就少发一些,如此而已;无需想得太复杂。至于把中国的货币发行量与外汇储备挂钩,完全是本末倒置、因果颠倒、经济思想的糊涂和昏了头。
         6732019021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中小学应当调整为10年学制,腾出两年时间让每个孩子自我研修、远行游学和接受学徒式实践教育  
    2.   推动过饱和冗余就业,让工作和劳动不再是煎熬和苦役、而成为生活的权利和享受  
    3.   说一说“幸灾乐祸”  
    4.   主要学习方法和策略  
    5.   “美国发钱”一事述评  
    6.   中国成长、美帝淡出的时代和世界格局,不太远了  
    7.   实行货币福利,促进经济的自生长和微循环  
    8.   过犹不及;中小学艰深化繁难化倾向有害无益、摧残学生  
    9.   知识负担已然过度膨胀片面过分,弥补久已缺失的实践教育短板,是我国教育的紧迫任务  
    10.   我国教育高考病症与新冠疫情的比较  
    11.   教育资源海量丰富的网络时代,学校教育向何处去?  
    12.   “李文亮”“八人谣言”案例和教训表明,创设社会底层的通天报警报告机制极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