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过河

洣崽

  
         有一条河,河水极深,深到摸不着河底的石头;河流很宽,一时半会没办法架桥。
         有一群人,由为头的带领着要过河。这群人有的会水、有的不怎么会水。岸上竹树茂盛,这群人如果统筹和节约,用这些竹料木料造些木筏竹筏是可以的,最低程度给每人配一截竹筒,过河也能方便些省力些安全些。
         但是,仓促忙乱之下,人群下水渡河了。一些厉害加幸运的角色抢夺竹林树林,为自己、当然也少不了为头人打造气派的大船。头人和他们坐上大船在宽阔的河面怡然自得。但,竹林树林毕竟资源有限、尤其在无序哄抢下,人群大多数就这样无依无凭地只身踏入波涛。
         满河之间,挤满扑腾的人群,人们拼命拍打避免淹没,整条河哭爹叫娘、景象惊天骇地,其间不知有多少沉沦者;人们的气力,本可以主要用于向前,却大半用在了扑腾挣扎,过河与前进的效率极低。头人和少数厉害幸运角色高坐在几条大船上,令水里的人推着他们安逸显摆地游来荡去,大船时不时挡住河里人群求生的方向,船上的人们不时鼓励水里的人们使劲扑腾、鼓励水里的人们坚持再坚持,他们还不忘欣赏和赞美这壮观的风景——“多么勤劳勇敢的人民!”直把这一江清流折腾成混乱纷杂的污泥浊水。
         ——却不向和不愿向水里挣扎中的人投放一截竹筒、发一个保命的游泳圈,即使做得到、即使应该做,即使按照最基本最底线的公平,那些竹林和树林,水里人群每个人本有一份权益。
         6732018121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065.   “土地确权”在期限问题上闪烁其词、含糊不清,包含严重的危险倾向  
    1066.   为什么“土地私有”浊流重新泛起?  
    1067.   《物权法》中的与《宪法》相抵触的内容,应当被更正  
    1068.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向何处去?  
    1069.   “分田到户”是错误的,“包田到户”是正确的。两者有什么区别?  
    1070.   维护土地国家所有还是实行土地私有化,是社会制度之争的战略要地  
            更多冷帖————
    1.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2.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3.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4.   “批判文革”  
    5.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6.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其它更多帖————
    1.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七):实行“高考题目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透明化简易化分散化、大题量广覆盖长考时高分值、时间前置抑制重考”高考策略的建议  
    2.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六):建议国家钝化高考选拔,实行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  
    3.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五):建议国家创设员工轮休及继续教育制度  
    4.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四):改革教育投入体制,将国家教育生均经费直接打入每个学生的教育专用账号,当学生到国家认可的学校报名就读时冲抵学费  
    5.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三):把英语教育区分为大众常识型和专业型;大众常识型英语高考应当缩年限、减分值、降要求  
    6.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二):建议实行小学入学无门槛和中学招生低门槛  
    7.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一):优化学制,实行中小学半天上课半天实践活动的学制  
    8.   公有制问题上的“左”倾幼稚病和伪公有制者  
    9.   论坛的删帖和放帖,不是一件小事  
    10.   对教育领域严重惰性、自私及对学生发展不负责任的批判  
    11.   说一说“公”与 “私”及“公有制为主体”  
    12.   “私有制和私有现象不是一回事”,让搅浑的一池水清澈分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