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倍受误读和被泼脏水,教育产业化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康庄大道

洣崽

  
         “教育产业化”成众矢之的,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种种问题的受罪羊。其实,我国哪有真正的教育产业化,充其量有一点微细的萌芽;萌芽状态的我国教育产业化既倍受误读和被泼脏水,又确实走了弯路,许多朋友对教育产业化心持抵触,可以理解。我国教育正经历着艰难坎坷的对市场化道路的探索;即便如此,教育产业化,必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康庄大道。
         当前的教育投入体制是,通过漫长渠道种种规则把教育经费拔到学校,也就是“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方式环节太多,中途跑冒滴漏损失极大,潜规则严重,真正到达底层学校的极少。比如我国年教育经费约3万亿元以上,合生均经费1万几千元,但真正能为学校支配的,初中学校生均约800元,高中生均约1000元左右,其它以工资、基建等名义或形式呈现,基层学校能自主支配的极少,资金效益低下,致使基层学校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不得不向家长转嫁教育负担。这,其实是教育计划体制之弊而不是教育产业化之错。
         猜想今后的教育体制。应当把国家的教育经费,按各学龄段生均数额直接打入每个学生的教育专用帐号(但不能直接兑现用于其它消费),当学生到国家认可的学校报读时充抵学费。以此体现和尊重学生及其家长对教育服务的选择权,以此激励各所学校万马奔腾办好教育,以此尊重学校的教育收费权和办学自主权,以此激励学校精打细算节约投入提升教育品质,以此体现和彰显国家对于学校有效的宏观管控。学校是收取学费的,但事实上由国家所担当,就不致于转嫁或加重百姓教育负担。
         其实,现在的教育没少花钱,但效率极低,很大部分被浪费糟蹋了。要改变的,正是这种造成浪费糟塌的“计划式”办学体制。
         将来,即使是私立学校,只要合乎国家教育要求、合乎国家教育规划、被评审合格,那么,学生到私立学校读书,其教育帐号经费,也应当能充抵学费,即国家教育经费应该无阻碍地流淌到私立学校。以此,打破公立私立学校之间鸿沟,让其平等竞争。
         这样的教育产业化方向,不是更符合和体现群众的利益、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吗,合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精神。
         6732018112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600.   “11.12”沅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601.   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辩证思想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02.   实行货币福利制度,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高度  
    603.   “党是领导一切的” ,表达了共产党人的担当,为之点赞  
    604.   答“刺嫩芽”网友“(党)在企业就没领导一切,而是靠边站成了摆设和资本家的雇佣”  
    605.   对北大院长姚洋先生“发1万亿元消费券”建议的述评  

            更多新帖————
    1.   “一定要把日本的麻烦解决掉”!  
    2.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3.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4.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5.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6.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更多冷帖————
    1.   “一定要把日本的麻烦解决掉”!  
    2.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3.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4.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5.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6.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其它更多帖————
    1.   严正批评、批判教育部  
    2.   中央、地方及城投“负债”,应当合理有序逐渐清零  
    3.   辩证法,是我们的思想利器  
    4.   对国家的几个期待  
    5.   大道周行,不理会小矫情  
    6.   再说“党的领导”  
    7.   “党的领导”是一篇有待书写的大文章好文章  
    8.   历史很健忘,“青史留名”的执念不要那么重  
    9.   掰扯一下“金融割韭菜”和“普遍就业”问题  
    10.   忠实地具体实际地践行社会主义  
    11.   国家教育的重心,要从“选拔人才”调整到教育大众化上来  
    12.   我国教育巨轮,最要紧的是调整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