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啃压缩饼干和吃羊肉汤泡馍,收割机和分桃子……

洣崽

  
         一
         我国教育千错万错,本质就错在片面知识化、脱离实践。片面知识教育,如同干啃压缩饼干,极难吃,很痛苦;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就如同配着羊肉汤吃肉夹馍,咬一口肉夹馍,喝一口热乎乎羊肉汤,吃得舒服……
         教育本可以做得很好、很舒服、合乎客观规律,目前却做成了这样干啃压缩饼干的状态。
         停止当前片面狭隘、过度过分的知识教育应试教育,打开更广阔的教育天地,学生不但学知识,更学习具体的实际本领,这样的教育将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收获,并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文武兼修。收获更大,却不似现在片面知识教育应试教育那样单调和痛楚。那样有真正收获且内心充实愉悦充满自信和自豪感的教育,不应当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吗?
         还要鼓吹国家教育和自家小孩在片面应试功名教育中拼个头破血流吗。
        
         二
         央行印钞机是社会财富的收割机;收割机收割庄稼是正确的,印钞机收割财富也是正确的,丰收了总是要收割的嘛;收割回来就是大家的共同收入。政府治理国家、服务群众、统筹协调、规划未来,政府进行合理开支是完全必要、不存疑义的。
         但政府不要心存错觉,好似这些收入应全归政府所有、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全部支配似的,以至于突击花钱、甚至是“花钱攻坚战”,宁可自己累死撑死……
         在国家正常合理基本开支之外、并预留充分而适宜的发展余地之后,那天量巨大的盈余,应当回馈百姓;
         国家应当并且可以向群众实行货币福利。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是我国厘清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关系、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枢纽核心关键策略。
         政府好比当家人;满园桃子丰收了采摘了,不要误以为这些桃子是当家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全体成员的。你尽可以统筹、协调、合理支配,但别把自己撑坏、别忘了大家有权分享。
         6732018110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4.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5.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6.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更多冷帖————
    1.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4.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其它更多帖————
    1.   我国低生育率问题,可以解决  
    2.   把正当批评和中伤抹黑区别开来,把群众就业和干部选拔区别开来  
    3.   “全国人均负债二三十万”的说法谬种流传、耸人听闻、条理混乱、颠倒事实  
    4.   解决这三个问题,人民公社就可以发挥神威、大放光彩  
    5.   提一个高考改革的简单办法——  
    6.   大山孩子逆袭为航天员的事例,洗白不了我国教育客观存在的严重问题  
    7.   对“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领导讲话的述评  
    8.   不因人废言;一位贪官在法庭上说的话,直白、真实而有典型意义——  
    9.   “三权分立”与“支部建在连上”的比较  
    10.   阻断引发升学恶性竞争的两个根源  
    11.   我国两把刷子,西方国家只一把刷子……  
    12.   家庭、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公私关系解析与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