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从中美对局话说“实行货币福利”及其道路艰难

洣崽

  
         对于中美对局,再三建议国家立足国内、回光内照、释放国内需求、做足国内市场。美国老顽童一记拳头打过来,咱略一转身让他扑空,回过头来,咱自己读书、不跟他玩,晾他一晾,让他打不着我,也给他清醒的机会。        
         正因为中国需要世界,所以尽可能采取闪转腾挪和隐忍的方式,一方面保护自己,二方面避免扩大事态;而简单的以牙还牙对等报复的贸易战升级方式,是常态、正当和快意的,但不是最佳和智慧的,一者不能为自身减损,二者激化矛盾。有些网友没整明白。
         一百次地建议国家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具体而言,即,在当前生产力和物价水平及国家收入下,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的货币福利。
         近年来国家一年新增广义货币M2约16万亿。在生产力增长下,印钞是正确的,在温和通胀范围适度超发也未尚不可;国家确实是这么做的,对国家货币增发不持异议、并且力赞。正如公路过山不能直冲山顶而必须迂回那样,指望货币币值恒常不变是不实际不可取的,温和通胀正是引导经济有效增长的迂回道路。
         对国家金融政策的唯一批判是,印出的钱投错了方向,应当投向消费端却愚直投向生产端,导致生产和消费的脱节,造成经济领域的严重浪费、糟蹋、效率低下,造成社会秩序的紊乱,造成普遍的乌烟瘴气浊水横流贪腐盛行。支持国家再接再厉印钞发钞,但货币福利方式应该上升为新增货币投放的主渠道。国家一二十年以来,一直在超发,但是没有让百姓分享权益。国家一年新增M2约16万亿,把其中10万亿左右用于全国纯消费者群体的货币福利是合理的、应该的、可以实现的。
         在生产过剩时代,超发货币而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无异于压榨和抢劫、等同于强盗行为;超发货币而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既不符合人间公义,又违反经济规律,不能充分开启国内市场、无端加剧外贸摩擦,造成生产过剩和百姓匮乏紧张并存这样荒谬可笑局面。
         但是,洣崽断言,国家多年之内都不会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当局者宁可通过外贸方式向外输送利益;围绕外贸存在着一整条利益链,他们在等着以外贸的名义分肥……他们就是当代“买办”。
         拉萨的布达拉宫在那里,如果我们不付诸旅行,也无从到达;货币福利本是百姓应有的权益,如果社会没有足够的觉悟,同样无从实现。热心朋友问,什么时候能实现“货币福利”?答:在社会普遍觉悟、在经过人民英勇和智慧的斗争、在人民付出足够奋斗之后。
         67320181013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2.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3.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4.   “批判文革”  
    5.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6.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更多冷帖————
    1048.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的时候了  
    1049.   只给润之同学99分,免得他太骄傲  
    1050.   畅通言路、倾听意见  
    1051.   当今世界,可能走得越快死得越快;人类明智之举,应当是放下雄心放慢脚步……  
    1052.   教育部最逗  
    1053.   国企应当赚钱,国家应当亏钱,不要弄反了  
            其它更多帖————
    1.   让公务员 引领我们奔向更多休闲的新时代  
    2.   精简公务员的提议是错误的  
    3.   国家应该把年轻人的就业包起来  
    4.   实行“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在大格局下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5.   实行“重叠”“过饱和”就业和“轮休”,实现充分就业的建议  
    6.   人的终极不得已武器——“破坏性资源”  
    7.   群众要的不是“扶贫”  
    8.   生态脆弱地区百姓不破坏生态,就是对国家的极大贡献  
    9.   生产过剩时代的“贫困”问题  
    10.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漫天大火  
    11.   “天啊,下一场透雨吧!” “不,要精准滴灌”  
    12.   应该改“扶贫”思想为“还债”或“分红”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