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公”与“私”对立统一、相反相成,无所谓谁是谁非

洣崽

  
         一些朋友把“私有制”和“私有财产”混为一谈。这些朋友以“无私”标榜,如同不食人间烟火,明明在人间尘世,却嫌恶万家炊烟,好比身在地球、却抱怨重力——要是地球没有重力,就可以众生平等、到处漫游了——同样的虚妄。他们不懂得,随着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私有制在我国已经消灭;客观存在的百姓私有财产,是国家许可和授权的,是遵从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如同身体细胞之于人体一样,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而不再是私有制的组成部分。
         他们不曾关注和留意,共产党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同时,对于普通百姓的财产是何等尊重:借宿百姓家,要求战士早上起来“捆铺草,上门板”,严令“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今天的我国,共产党牢牢掌握政权,宪法明确宣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这些朋友缺乏觉悟,理解不了宪法精神。
         这些朋友思维简单而片面,以为“公”是美好的、天然正确的,以为“私”是邪恶的、天然错误的,他们患有洁癖的眼睛里容不得一点“私人”“私利”“私事”        “私产”“隐私”“私密”的存在;他们不懂得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他们认识不到,“公”与“私”是社会事务中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无所谓谁是谁非,如果比例适宜、结构恰当,两者都能促进社会事务的进步。公与私的关系,如同开车时向左转和向右转、如同战争中前进与撤退的关系一样,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而不存在“向左转天然正确向右转一定错误”、“前进是正确的撤退是错误的”这样呆子逻辑。
         对“私”的偏见一定程度是过去左倾时代错误思想错误情绪的遗留,类似于洁癖式的强迫症,是不健康的表现。人体高度统一,并不排斥身体内存在细胞;太阳伟大,不排斥里面原子、原子核和中子的存在……只要个体之私不损害他人、不损害整体,就无需纠结。
         对个体之私排他性、封闭性、狭隘性等消极影响的消除,无需操之过急。当天气变暖,人们必然自动脱去厚衣;当环境安全,人们必然逐渐脱去彼此戒备的铠甲;当普遍富足和有保障,人们狭隘之私的坚冰必然趋向融化。当人们普遍私念太重、过分自私,倒是应当反省宏观环境是否过分苛刻剥夺和侵占、致使个体生存艰难,个体不得不封闭自保。
         6732018092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4.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5.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6.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更多冷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4.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其它更多帖————
    1.   高考狂热耗损着中华民族的精血,公务员考试又来火上浇油?  
    2.   说一说“桃子烂在树上”“肉烂在锅里”的现象  
    3.   片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应当重新修正  
    4.   破除迷信,实事求是,让各种方案接受论战交锋的考验洗礼,国家择善而用  
    5.   书呆子官僚垄断国计民生重大决策的局面必须改变  
    6.   反腐败斗争  
    7.   厉以宁的“土地确权”值得警惕,“福利方面要量力而行”主张是虚伪的  
    8.   灰尘厚了,屋子脏了,该扫一扫了!——论新形势下的阶级斗争  
    9.   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宪法精神为核心  
    10.   对“高度一致”错误思想的批判  
    11.   对外“一带一路”,对内“货币福利”  
    12.   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