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不看广告看疗效、拒绝泛泛空谈——话说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

洣崽

  
         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说得极漂亮,但空泛;就好像说“我们要过河,一定要过河,要想办法过河,要快快过河”,但就是没有怎么过河的具体有效的指导与办法。“九个坚持”很好,但不应停留在泛泛空谈、应当落到实际。要真正贯彻和践行“九个坚持”而不是阳奉阴违束之高阁,至少下述问题,是应当严重关注的——
         第一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在实际执政过程中,垄断教育决策、拒绝群众意见建议和批评,或者对于群众意见持两面性的虚伪态度、表面装作倾听实际置若罔闻——事实上是脱离群众抛弃群众、放弃党对于群众的领导,没有不失败的;这是对第一个“坚持”的公然违背。以事实为证:英语教育过度过分、应予淡化,百姓呼声冲天盖地已经一、二十年,有司偏能置若罔闻、反而逆流而动继续强化;朗朗乾坤,咄咄怪事,怎么解释?
         第二个“坚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口称“立德树人”,实际上实行学制过长、恶性竞争的片面单一过度过分的知识教育应试教育,排斥最起码的生活感受劳动体验和社会历练,严重脱离实践。严重脱离实践下,“立德树人”如何不成为空谈?
         第六个“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口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而实际上继续沿袭落后的“计划经济”模式,垄断教育经费处置权、预留教育经费“潜规则”端口,致使教育经费浪费糟蹋、贪腐作弊严重,致使教育投入效益低下,致使基层学校有效支配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学生家庭承受被转嫁的沉重教育负担,何谈“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懂得、不愿意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生均经费直接打入学生的教育专用账号,让学生在国家认可的学校报名就读时冲抵学费,以此尊重学生的教育选择权、以此尊重和发挥基层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发展活力。
         我国教育问题的病灶,在于错误的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在于错误的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高层决策者不反躬自省、而以空话大话敷衍,是没有用的。
         6732018091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对到目前为止的我国教育的批判(一)  
    2.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政治庸俗化、政治投机和不讲政治三者并存  
    3.   国家应当停止对学历文凭的迷信和苛刻要求  
    4.   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终身教育——说长道短话教育  
    5.   中国呼唤工匠和如何造就工匠  
    6.   教育部开错药方了  
    7.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8.   人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9.   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不在于“减负”,在于“调结构”  
    10.   初中毕业生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做法是不好的  
    11.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12.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