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事    天下事    经济


“实行货币福利”应当替代“外汇占款”和“国家负债”成为货币发行的主渠道

洣崽

  
         当前国家广义货币量一年新增约十六、七万亿元,这天量数额本应由社会无条件享有。不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则每一次新增货币,都意味着国家对全社会薅羊毛和摘桃子、意味着国家对全社会负债的增加;国家垄断货币权益,也就背负相应债务;对于全社会的过高负债,在经济低效、严重浪费和贪腐、决策失误、使用不当情况下,必然推高国家政权的风险。
         不实行货币福利,则货币发行只有依赖外汇占款、国债发行和贷款等方式实现。外汇占款型方式严重依赖外贸和外资,把自己国家的货币发行与外汇储备挂钩是荒谬的(假设有一个没有外贸的孤立岛国,难道它就不可以发行货币?);国债发行方式资金利用效益低下、浪费严重、滋生贪腐,严重助涨官僚主义;贷款方式其实是货币的“伪发行”(因为贷款总是要还的),由于体制原因,国企往往成为吞噬资金的黑洞(国企以其特殊身份通过贷款得到资金,因经营不善或内部权贵巧取豪夺化公为私而无法归还贷款形成死账,甚至破产倒闭、清算归零、资金流失)。三种方式都各自有其某些程度的合理性、但更有严重弊端,都不足以成为货币发行的主渠道;主渠道不顺,不可避免造成社会经济紊乱失序、浊水横流。
         以国家负债方式发行货币是落后的、片面的、狭隘的、不通畅的。国家通过货币增发(甚至包括温和通胀)收割了发展成果和利益,这些成果和利益理当全社会共享。实行货币福利是实现共享的主要方式,理应成为货币发行洪流奔涌的主渠道。
         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才能构建消费和生产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顺畅环路,才能实现社会道义和经济规律两者的科学对接,才能实现经济平稳、有序、高效运作,才能走出人类百多年来经济危机周期性颠簸的覆辙,才能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全新局面。
         6732018081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中国将来分钱发钱,非美国或其它国家地区可比  
    2.   我国教育最严重问题在缺失实践  
    3.   小贼和大盗  
    4.   立此存照,洣崽对国家十五五规划的九个建议(下)  
    5.   立此存照,洣崽对国家十五五规划的九个建议(上)  
    6.   美政府停摆实证美西方金融思想理论制度的谬误与荒诞  
            更多冷帖————
    1.   分钱发钱,我国市场经济运行链条亟待补上的一环  
    2.   围点打援、解放台湾  
    3.   党的领导,福祉所系  
    4.   和统也行,武统更好  
    5.   土地神破产  
    6.   县及基层两位领导英年早逝反映的问题  
            其它更多帖————
    1.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本质上是将百姓创造的、原本属于百姓的、被国家通过货币手段收割的成果,归还百姓  
    2.   防止执掌政权的人民子弟蜕化为权贵阶级  
    3.   国家应当团购性地优价收购国内外创造发明文化艺术的重要成果,向全国发布、免费共享  
    4.   把该海南的给海南、让海南在货币福利的实行中先行先试,开拓海南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5.   群众的批评斗争是解决各种问题的良药——论民主政治生活建设  
    6.   “权贵阶级”  
    7.   处变不惊,把握机遇,我国可以实现从粗放式低效劣质增长到精工式高效优质增长的转变  
    8.   哪需要打什么“贸易战”,跟它慢慢玩……  
    9.   建设各级各单位民主政治生活,相当于新时代的“支部建在连上”  
    10.   当今世界,可能走得越快死得越快;人类明智之举,应当是放下雄心放慢脚步……  
    11.   五一畅想:一周工作四天,一天工作五小时,每工作七年带薪休假一年……  
    12.   “新高考改革”反思白热化的高考过度竞争,耗损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