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货币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巧妙媒介

洣崽

  
         货币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巧妙媒介。
         比如开个沙市小笼包餐馆,形式上确实为挣钱,实质上是为过来过往有餐饮需求的人提供服务,也就是——“为公”。其它行业也如此,办企业的、开学校的、开宾馆的、开律师事务所的、卖水果的、卖字画古玩的、做房地产的……形式上都是在挣钱,实质上都在服务社会——“天下为公”。
         但仅此还不够,社会上有一个特殊人群,如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及有孕和育婴期妇女这些纯消费者,他们没有挣钱能力,但他们的正当消费需求应当被社会认可和满足;如果在国家层面把这一人群的基本需求肯定下来,以国家之力予以担当,以货币福利的方式把相应数量的钱打到这一群体每个人的帐户,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向他们提供商品和服务、从他们手上把钱赚出来——于是,古人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为公”的理想,巧妙实现。
         这样一来,也借此实现了货币的合理投放。当前,与时俱进增发货币是正确的,但其增发方式是不合理的,是以国家对社会负债的方式进行,即,每一次增发货币,等同于增加国家对社会的负债。
         朋友:“货币是‘天下为公’的巧妙媒介?我看是巧取豪夺的媒介”。答:赞同;国家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货币就成为巧取豪夺的媒介。
         网友“娃娃店主10000”:“货币是私有制的产物,共产主义消灭货币。”        答:上楼时候不会觉得楼梯多余,日常生活不会觉得身体中盲肠多余,走路时候不会觉得影子碍事。有必要对货币存在如此耿耿于怀?这种心理是不是类似于某种洁癖或强迫症?更何况未来的货币形式已经不是金银、不是纸币,只是网络中一串数字,已经不构成累赘和行动的障碍了。
         国家是否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已经成为大是大非、方向性本质性的分水岭和风向标。尤其贸易战当头,我国实行货币福利,能有效开拓国内市场,摆脱对于外贸的过度依赖;百姓得实实在在最大好处,有利于团结人民;产品外销遇阻,但内销正旺;对内实行货币福利,无损它国利益,不加剧外贸摩擦……
         说到头,笑看当下,貌似还没有什么策略出乎“实行货币福利”之右者。
         6732018070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高度膨胀如火如荼炽热高烧,不是成功;学校教育要自觉收敛恪守本份,不要试图取代和包办其它教育  
    2.   高度膨胀如火如荼炽热高烧,不是成功;学校教育要自觉收敛恪守本份,不要试图取代和包办其它教育  
    3.   基础教育不基础,是我国教育的大问题  
    4.   答“刺嫩芽”网友“(党)在企业就没领导一切,而是靠边站成了摆设和资本家的雇佣”  
    5.   “党是领导一切的” ,表达了共产党人的担当,为之点赞  
    6.   实行货币福利制度,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高度  
    7.   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辩证思想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   为“11.12”沅江悲剧愤怒声讨罪恶的高考制度!!!  
    9.   停留于对家长对家庭对学校的批评指责既是不够更是不公平的  
    10.   “11.12”沅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11.   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要害在哪里?  
    12.   “强调教育”“重视教育”“加强教育”貌似永远正确,但在错误方向上,只会令中国教育病症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