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我国的高考改革,莫非一万年都还在路上?

洣崽

  
         一
         以高利害的考试,诱惑、胁迫、绑架全国学生,令亿万学生贻误在片面过度的知识学习、浪费在狂热高烧的考试恶拼、摧残在畸形变态分数教育上;当前高考指挥棒下的我国教育,排斥了应有的生活体验劳动实践,耽误了基本的本领技能的养成掌握,追逐了虚影、丢失了本原。这是我国教育的大问题。
         当前高考指挥棒下的我国教育,在理论层面上说,背离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国家教育方针、背离了物质第一实践第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从实践上说,是失败的。
         二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大综合”“小综合”高考改革到现在,已经过去近三十年,高考的各项病症未能得到缓解、反而推高加重。
         迄今为止,正在进行的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声势喧天却无济于事。中国历史上的抗日战争用时十四年;我国的高考改革,莫非一万年都还在路上?
         从我国高考改革几十年停滞不前、教育问题越演越烈看,一者说明了当局者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二者说明结构秩序已经固化僵硬失去流动与活力,失去了从民间草根甄别遴选先进思想先进分子为当局所用的判断力、智慧、能力和胸怀。
         三
         在战争时代,能赢得战争,是好汉、是英雄、是业绩;有幸处在和平的时代,长期弄不好经济、弄不好教育,没啥好说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组织、个人,在当下中国,做不好经济、做不好教育,就没有说服力。        
         没有无缘无故的支持拥护和热爱;能够实际有效高明地解决社会问题,才能真正赢得群众。
         6732018060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2.   “每月补农民和农民工1000元”  
    3.   “钱哪去了?钱哪去了?钱哪去了?”  
    4.   对人民日报【钟才文】就经济形势“七连评”的短评  
    5.   彻底改造日本  
    6.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更多冷帖————
    1.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2.   “每月补农民和农民工1000元”  
    3.   “钱哪去了?钱哪去了?钱哪去了?”  
    4.   对人民日报【钟才文】就经济形势“七连评”的短评  
    5.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6.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其它更多帖————
    1.   前苏联盛极而衰土崩瓦解的教训和今日美国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症结……  
    2.   健全的民主政治生活是国家和社会运作之本;从国家到单位、从顶层到基层创建普遍常态且名副其实民主政治生活  
    3.   美国为什么没有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4.   不能把楼盖歪了  
    5.   民主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无价之宝,应当严正贯彻实行于从高层到基层每一个单位  
    6.   没有人喜欢打针吃药动手术,没有人喜欢被批评、监督和制约——话说“民主政治生活”  
    7.   发扬党“民主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怎样的“民主政治生活”?  
    8.   一位网名“残原”的网友对“发钱”问题的评述,说得不错——  
    9.   从“全民发钱”到“货币福利”,且看“发钱思想”的渊源及其潮流的日渐洪大  
    10.   将来的社会,应该是企业找人,而不是人找工作  
    11.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二)  
    12.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