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实行货币福利,实现我国舒展极致、科学合理、平顺连续的经济发展

洣崽

  
         不以种子播撒土地,不能获得土地丰收的回报;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不能实现舒展极致、科学合理、平顺连续的经济发展。
         增发货币而不懂得为什么可以增发货币、增发货币而不懂得将货币投向正确的方向,这就是当今中国经济界金融界、世界经济界金融界人士的认识现状。
         社会发展了、经济规模增长了,如同身体长大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一样,社会需要更多的货币供应,新增货币顺天应时;伴随经济增长而增发货币是国家的权力和责任。
         当下我国和世界的主流经济思想是有问题的,问题表现于货币投放方向上:当下的货币投放(以贷款方式)愚直投向生产而不懂得以货币福利投向消费端,无法形成消费和生产平顺对接的经济环路,造成一方面生产过剩需求不振、一方面百姓贫困匮乏无力消费这样的荒谬局面,造成经济的低效、颠簸和无序。好比树上结果树下长根,施肥应当向着根部而不应直接对着茎叶花果;因树上结果而直接对着树梢施肥而不向着根部的思想是幼稚的错误的不科学的。
         经济思想的愚昧应当纠正,即,新增货币应当主要地直接地无条件地投向消费端、尤其是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群体,以构成生产和消费之间良好的完整环路。以货币福利方式将新增货币投向纯消费者,不断流转,才能产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效果。
         有好武器而不用和不懂用,不是好的士兵;金融货币福利方式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包括脱贫)的利器,弃利器而不用,不是最佳的政策。不是要对贫困群体行“补贴”、施“怜悯”,不要这些主观的牵强的东西,只要求把人民该得的归还人民;向全国纯消费人群发放货币福利,是对人民权益的尊重而不是“法外施恩”,是经济运行的必然要求而不是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的政治秀。纯消费人群“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群体标准客观清楚,只有标准客观清楚,相应政策才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为什么应当把货币福利投向纯消费人群,在过去帖子中无数次地解释过。给我们提供食物的是饭锅,为什么稻种却播撒给土地?答:只有土地才能把稻种育成更多稻谷、最终饭锅才能煮出更多的米饭。有些朋友的视野,只看到洗米下锅、米在锅里煮成熟饭,看不到稻种播撒于土地、土地结出丰收稻谷;故此,他们能理解向企业贷款促进企业生产、而不懂得向纯消费者实行货币福利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顺天应时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才能最直观畅达地兑现社会主义共享成果的政治诺言、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党才能赢得更大政治资源实现对人民的坚强领导。
         建议国家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制度;具体地,在当前生产力和物价水平及国家收入下,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的货币福利。
         从此开辟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全新局面。
         6732017102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2.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3.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4.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5.   “批判文革”  
    6.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更多冷帖————
    1.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2.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3.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4.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5.   “批判文革”  
    6.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其它更多帖————
    1.   群众要的不是“扶贫”  
    2.   生态脆弱地区百姓不破坏生态,就是对国家的极大贡献  
    3.   生产过剩时代的“贫困”问题  
    4.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漫天大火  
    5.   “天啊,下一场透雨吧!” “不,要精准滴灌”  
    6.   应该改“扶贫”思想为“还债”或“分红”思想……  
    7.   “毕节四兄妹”事件发生的经济根源  
    8.   “扶贫”“精准扶贫”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佳策略  
    9.   从潜在生产力说起;以货币福利方式将潜在生产力外显出来造福社会(二)  
    10.   从潜在生产力说起;以货币福利方式将潜在生产力外显出来造福社会(一)  
    11.   说一说货币回笼  
    12.   经济领域荒诞“奔跑症”及其诊断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