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在教育和经济方面对国家的十个建言

洣崽

  
         1.建议实行“高考命题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简易化透明化分散化,大题量广覆盖长考时高分值,时间前置限制重考”的高考改革策略。
         2.纠正片面和过分的知识教育,发展实践教育,实行中小学半天上课半天实践活动的学制(在半天活动时段,不是把学生赶出学校,而是在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艺、实验、科技、劳动、竞赛、开设校本和地方课程……各种活动。)
         3.优化学制。实行小学五年、中学五年的学制,在中学之后大学之前插入两年左右的学徒型职业技术学习和自我研修及游学时段,之后才上大学。
         4.把英语教育要求区分为大众常识型和专业型,专业型英语学习采取选修选考方式实现,大众常识型英语教育纳入高考,但必须缩年限、减分值、降要求。不应捆绑。
         5.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宪法精神的教育投入体制。将国家教育生均经费直接打入每个学生的教育专用账号,当学生到国家认可的学校报名就读时冲抵学费,以此实现和尊重学校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当前的教育投入仍沿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漫长途径层层环节下拨学校,浪费严重、效益低下,违反“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精神。
         6.建议国家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具体地,在当前生产力和物价水平及国家收入下,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的货币福利。这是国家应该做、能够做、意义伟大的社会进步。以货币福利为桥梁,构建生产和消费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平顺畅通的经济运作环路。
         7.建议国家统一地集团式地购买全国甚至世界的书籍、电影、音频视频、专利……等文化资源,向全国免费发布,极大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促进文化大繁荣,促进全国人民、国家和文化产权人的共赢。
         8.发展终身教育。成年人参加工作后,每工作7年,则国家为其提供带薪休假1年,且为其提供学费、免于入学考试、不设入学门槛地鼓励休假者入大学“充电”,以此极大提高我国人民的生命质量、文化素质。
         9.应当坚持、维护和加强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坚持国家对一切资源的占有;国家占有资源并遂行统一整合统筹规划后,应当及时将资源有限授权地配置给企业和个体以具体经营;国家应当将资源配置和统一运作所产生的利益盈余,以货币福利方式回馈百姓。
         10.构建先进的企业制度。摒弃狭隘的资产方独占企业利润的资产股份制,把员工纳入企业利润的分配格局,构建资产方和员工方共享企业利润的企业制度,以此激发和调动全体员工的关切和积极性,促进企业自我成长。国企改革,应当实行“员工分红制度”,而不是把国企资产股份化员工分持。
         6732017082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政治庸俗化、政治投机和不讲政治三者并存  
    2.   国家应当停止对学历文凭的迷信和苛刻要求  
    3.   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终身教育——说长道短话教育  
    4.   中国呼唤工匠和如何造就工匠  
    5.   教育部开错药方了  
    6.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7.   人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8.   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不在于“减负”,在于“调结构”  
    9.   初中毕业生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做法是不好的  
    10.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11.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  
    12.   简论我国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