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说一说“桃子烂在树上”“肉烂在锅里”的现象

洣崽

  
         某种利益未发挥应有价值而白白浪费的现象,称之为“桃子烂在树上”;造作出某种利益被公众享有但当事人未充分享有权益和应有回馈的现象,可称为“肉烂在锅里”。比如,宾馆旅店的闲置客房、生意不景气的餐馆商场等服务行业能力闲置、工厂生产设备及科研能力的空转闲置锈蚀浪费、发明创造科研成果文化艺术未得到充分推广等等,这些大量普遍存在的现象,就如同“桃子烂在了树上”。又,如同论坛里人们贡献着自己的思考和智慧被大家分享一样,我国许多发明创造文化成果,被大家所共享,当事人却很难因为其贡献而得到应有回馈,这种现象就如同“肉烂在了锅里”。两者相比,“肉烂在了锅里”似乎好过“桃子烂在树上”,因为毕竟被大家共享,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不尽然——合理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应该尽可能尊重和褒奖人们的劳动,使这种劳动受到回馈而得以可持续、以利于维持“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当人们的劳动被社会共享却无法收到合理回馈,当事人可能因为财力耗竭、因为缺乏激励而没能继续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导致当事人和社会整体的共输。
         把成熟桃子摘下造福百姓、合理和及时回馈为社会之锅做出贡献者,是国家重大的经济课题。高水平地解决这一课题,足以极大程度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感受和福利水准,足以极大地鼓励和促进我国科技文化和公益的进步。
         什么是“树上成熟的桃子”?社会上客观存在的过剩生产力就是这“成熟将烂亟待采摘的桃子”;过剩生产力不会因你不开发就留存,而是被浪费了。生产力为什么过剩?因为需求不足、市场不景气;市场为什么不景气?因为人们手头太紧、缺乏保障,无力消费和不敢消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在于继续增加生产力,而在于促进消费。怎么促进消费?国家把控着货币发行的大权,货币发行应当倾向于消费端而不是生产端,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就是采摘树上成熟的果实让百姓分享。此时此际,不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坐看树上桃子熟透烂掉,是经济的严重失策。
         当今世界,科技和文化日益成为经济中的份量越来越重大的举足轻重的部分,未来世界,谁占领了科技文化的制高点,谁就占领了经济和政治的主导地位。但科技和文化易于被共享、而难以收取回馈,也就是这类成果容易“烂在锅里”,即使有所谓“知识产权保护”,也是鞭长莫及。科技和文化产品的创作者,精力财力有限,聚精会神砸锅卖铁从事科研和文化创作,当成果出来,已经财力殆尽,就算有“知识产权保护”,其流程漫长、成果回馈操作繁难时间渺茫,足以把当事人拖垮,而无力发起新一轮科研和创作。这时,国家、只有国家,担当起来,才能实现当事人和社会的共赢。国家应当成立科技和文化的专门机构,对全国每年的科技文化成果进行简略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以国家“团购”方式大方大气地从成果方购买产权,因国家以举国之力、当然财大气粗能出高价,成果方得遇大买家避免零敲碎卖费力推销自然乐于成交,国家将购得的科技文化成果(除军事国防机密用途者外)通过国家权威网站,向全国免费发布,让全国人民共享,极大提高国家科技应用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准。于是,全国人民得以免费地欣赏最新出现的高水平的电影、音乐、戏剧、书籍……等文化成果;文化创作者方便地得到丰厚回馈。长此以往,世界其它国家的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的持有人心驰神往,带着他们的成果贡献于我国,我国也同样地予以优厚待遇、予以购买为我所用。
         《人民日报》长期创办,“人民网”迅猛成长,已经享有世界的声誉,洣崽曾经祝福和断言,《人民日报》和“人民网”以及“强国论坛”        足以成长为媒体网络言论界的世界高端顶级品牌;“强国论坛”里的“数学”网友,十余年来贡献了几千篇高质量帖文,是与论坛共成长的人民思想家。但《人民日报》、“人民网”、“数学”网友,其文化成果厚重巨大,为全国、为大家所共享,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却难以收到应有回馈。国家为什么不整体性地购买这些成果,比如,每年向《人民日报》、向“人民网”,给出几十亿元的高价,至于“数学”网友,国家给出几百万或一千万元的出价购买其全部帖文产权,向全国免费发布共享,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国家的钱要花到点子上、要大气、要造福全国人民。
         这就是经济,这就是货币发行,这就是发展科技文化,这就是增进人民福利。
         6732017020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2.   “批判文革”  
    3.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4.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5.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6.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更多冷帖————
    1.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2.   “批判文革”  
    3.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4.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5.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6.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其它更多帖————
    1.   简论生产的社会性和个体性  
    2.   《实践论》《矛盾论》像北极星一样指引我国改革发展前进的道路  
    3.   管理低重心、基层自治是有效管理和治国理政的重要智慧  
    4.   郑重建议国家对北大清华等实行“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招生方式  
    5.   简单生硬照搬大学做法,“新高考改革”所谓“选课制”“走班制”是错误的  
    6.   私塾…等多种教育形式与官方教育相结合、取长补短,恰能唱一出中国教育的好戏来  
    7.   我国教育要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要遵循群众路线  
    8.   对“四大民小”掐尖招生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最应该检讨和批判的是上海教育部门的失职和不作为  
    9.   招生中的名校掐尖做法,是严重的错误,是政府工作的失策  
    10.   解开功利捆绑;像尽享阳光和呼吸空气那样,构建我国务实方便、大众化、终身化的教育福利  
    11.   在教育和经济方面对国家的十个建言  
    12.   赞扬“12岁考上浙大”湛江女生陈舒音的优秀;建议其先休养生息、休学两三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