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对外“一带一路”,对内“货币福利”

洣崽

  
         对外“一带一路”,对内“货币福利”,我国发展前景将无限光明。赞一带一路的理念、魄力和格局;如果对内向人民实施货币福利,则我国棋局全盘走活、风生水起,构建起对内对外相辅相成的全新局面。
         “一带一路”既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又是造福中国自身,很多朋友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对国家应该向全国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发放货币福利的道理想不通呢?
         树上结果,树下长根,想要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应当向树根而不是向树梢施肥。新增货币愚直投向生产端,如同施肥不对着根部而直接对着树梢,是严重的经济失策。货币应当投向消费端。
         货币投向消费端,如何操作?首先应当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等纯消费者倾斜,当前生产力和物价及国家收入下,应当向纯消费者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的货币福利。
         有朋友质问,如果实施“货币福利”,一带一路所需的资金哪里来?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如同向土地撒下种子。在一块土地播撒适宜的足够的种子,回馈满仓的收获;吝惜对土地的播种看似精明,只能形成恶性循环,日益紧张,道路越走越窄……。实行货币福利,货币一经投放反复流转,将极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通过各种方式又回笼国家、增加国家收入,进而造就我国为世界做出卓越贡献的更大潜力和更深厚基础。
         我国的主流经济理念,还没有超越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那个层面,停留于以工代赈地救济底层的程度;而没有觉悟到在生产过剩时代国家应该以货币福利的方式将货币直接投向社会的纯消费者。
         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将石破天惊地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浩瀚广阔光辉灿烂的前景。
         6732017051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对人民日报【钟才文】就经济形势“七连评”的短评  
    2.   彻底改造日本  
    3.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4.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5.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6.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更多冷帖————
    1.   对人民日报【钟才文】就经济形势“七连评”的短评  
    2.   彻底改造日本  
    3.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4.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5.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6.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其它更多帖————
    1.   简单生硬照搬大学做法,“新高考改革”所谓“选课制”“走班制”是错误的  
    2.   私塾…等多种教育形式与官方教育相结合、取长补短,恰能唱一出中国教育的好戏来  
    3.   我国教育要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要遵循群众路线  
    4.   对“四大民小”掐尖招生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最应该检讨和批判的是上海教育部门的失职和不作为  
    5.   招生中的名校掐尖做法,是严重的错误,是政府工作的失策  
    6.   解开功利捆绑;像尽享阳光和呼吸空气那样,构建我国务实方便、大众化、终身化的教育福利  
    7.   在教育和经济方面对国家的十个建言  
    8.   赞扬“12岁考上浙大”湛江女生陈舒音的优秀;建议其先休养生息、休学两三年再说  
    9.   朱德:关于我们党如何能够保证少犯错误和不犯严重错误的问题  
    10.   “高考命题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高考改革策略  
    11.   狭隘聚焦于书本知识考试分数,我国教育陷绝大多数学校和绝大多数学生于无所作为黯然绝望的境地  
    12.   珍惜、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对党和政府厉行监督和砥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