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立此存照,洣崽对国家十五五规划的九个建议(上)
洣崽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中国政府网开展“【十五五】规划《纲要》问计求策”活动,征集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具体举措建议。洣崽不避浅陋、倾满腔热情,提出以下九个建议。发布于此,立此存照,期待时间和实践检验。
建议一:
建议国家每孩补贴30万。
对人口锐减,建议国家当机立断、痛下血本——每生育一孩,补贴30万。既达到鼓励生育目的、又拉动经济。
30万怎么补?建议婴儿出生第一时间补贴两三万,十八岁之前每月补贴1000,即一年一万二,十八年计21.6万,母亲每月补贴2000、连续补贴两年半计三十个月、合计6万。
钱从哪里来?
每孩补贴三十万,国家需要一年开支多少?满打满算,就算全国一年出生人口两千万,也就6万亿。钱从哪里来?从源头、从国家货币发行这里来,国家一年新增货币M2约二三十万亿,能提供绰绰有余强大支撑。
每孩补贴三十万——人口增长、经济上去了,政治根基巩固、民心顺了,内循环打通、对外有底气了,百姓心气高涨、港澳台归心了,社会主义优越性显现,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心向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有前进方向了……
“三十万生育补贴”实行与否,体现觉悟、远见、担当与魄力。
毛主席的智慧“失人存地,人地皆失;失地存人,人地皆得”用在今天我国人口增长上是非常合适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在“每孩补贴三十万”事情上,犹疑吝啬、坐失时机,会犯下历史性重大错误。
67320251106
建议二:
建议国家分钱发钱。
钱从哪里来?国家近年一年新增货币M2约二三十万亿,投放社会才能发挥作用,国家应当摒弃过去放贷式货币发行路线而忠实坦诚实行分钱发钱式货币发行路线。
我国过去三十年为什么发展快?那时国家每年新增巨量货币,虽然国家不分钱发钱,但起初地方政府无债一身轻,所以地方政府踊跃借贷,国家通过放贷的方式把货币成功投放到社会,促进经济成长。但,那时的国家放贷透支了后来(包括现在)的发展后劲,几十年过去,地方政府普遍债台高筑,还债还息苦不堪言,很难再继续举债;就算国家今天继续实行放贷和降息鼓励借贷,仍然缺少接盘侠。现在国家一年新增货币约二三十万亿,但投放渠道不畅而滞胀于央行,经济增长缺乏动力。经济实践证明,放贷式货币发行路线没有出路。
怎么分钱发钱?将每年国家央行的新增货币——
向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合理分钱;
向全国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群体,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左右货币福利;
向全国的企业,不论国企民企,只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国家政策,经验收合格达标,以其容纳就业人数为依据,每年合理发钱;
对过去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所谓“负债”,由央行兜底,用若干年逐步有序合理冲销清零。
67320251106
建议三:
我二十年前向国家两会所提的教育改革建议、被中国科学院网所关注重视转载,建议国家采纳实行。
我二十年前向国家两会所提的教育改革建议,被中国科学院网所关注重视转载,而迄今仍被束之高阁;建议国家采纳实行。
中国科学院网关注、保存、推荐了我2006年3月给国家两会的《将延长义务教育时限与缩短学制相结合》建议:“当今教育学制过长。学制过长浪费了教育资源,损伤了学生身心;长期单一的学校教育造成了学生精神食粮的偏食和营养不良,给中国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严重的隐忧,将导致我们民族一代或多代人国民素质的孱弱、单调、创造与实践方面的低能”,“应该把小学和中学的12年压缩为10年,挤出两年时间(发展实践教育),让孩子舒展身心,体验实践,拓展视野,增长技能,从师学艺,以获取学校外教育的宝贵营养。”
从2006年到现在近二十年。二十年空悠悠,给国家的建议石沉大海、至今不能实行。由此造成损失有多大?教育领域合理性建议每搁置一年,就有无数青少年身心继续受伤害、发展受贻误、人才被摧残。
当下国际竞争如火如荼,事实上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军事上有一个严重的罪责,叫“贻误战机”,一条重要情报,贻误几天后果不堪设想;而我对国家的重要建议、被中国科学院所关注转载和推介的建议,已贻误十九年;期盼国家从善如流、建议国家尽速采纳实施。
67320251106
建议四:
建议以国家金融为支撑,推动实行普遍就业。
现在的中国,行业人满为患、人才济济是正常的,今后程度只会更厉害。今后劳动生产率趋高,不需要那么多岗位也能生产社会所需的足够产品和提供足够服务,加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普遍应用,岗位数量必然减少;而劳动是每个国民的基本权益和生活第一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以国家之力推动实行普遍就业、使人人有工作。
岗位减少、又实现普遍就业,怎么办?
答,实行过饱和冗余就业。缩减周工作日和日工作时,过去的一个岗位今后容纳两个、四个或更多人就业,实行有限岗位多人分享和带薪轮休。这样,每个人有工作、而劳动时间较短休闲时间很多,既储备劳动熟手和储备生产能力以备特殊紧急状况之需,又提升全社会生活品质。
过饱和冗余就业,必须靠国家担当:以国家金融为后盾,国家近年一年新增货币二三十万亿,用其中一定比例支撑“过饱和冗余就业”的实施。对于主动实行过饱和冗余就业的企业,经国家劳动部门检查达标合格,国家以其容纳的就业人数为依据,向该企业发放补贴。这样,负担不由企业而由国家通过金融方式担当,实现劳动制度的转型和运行。
在生产过剩时代,推动普遍就业、实行发展成果共享,而不是热衷举行各种考试、设置就业障碍和高门槛,挑起全社会对岗位的白热化竞争、引发残酷内卷。这才是社会主义方向。
67320251106
建议五:
建议引入“考试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以摒弃掐尖而维护升学适度选拔
选拔优秀学生到中学名校或到国家985、211等著名高校,是正确、必要,也是公平的,有利于鼓励进步、倡导正面导向,有利于鼓励学校办学,有利于青年流动和成才。但,这种选拔必须控制在合理程度,超过合理程度,就走向反面,变成伤害我国学生身心、损害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推手。
建议引入“考试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以摒弃掐尖又维护升学适度选拔。
以高考为例。可以定义高考成绩排名全省前3%(或5%?1%?待实践中微调)者为成绩优秀,入围者如果身体等各方面条件也合格达标,即获得报读全国顶尖高校(比如清北啥的)各专业的资格。那么报读这些顶尖高校热门专业的人数必然爆棚、远超这些学校专业在该省的招生人数。在这种情况下,不是继续实行过去那种从高分到低分的“掐尖”录取,而是实行严格规范、受专业严厉监督的电脑随机录取。于是,这些著名高校知名专业所录取的学生是名列全省前茅(前3%)、但又不一定是顶级拔尖者。通过这样来淡化钝化升学竞争,既保留适当选拔,又避免掐尖弊端。
中考改革,与上述高考改革同理。但入围线调整到前20%左右为宜,相比于高考“优秀入围”,中考初升高实行更低程度的“优良入围”。
小升初入围设置为40%左右,实行“良好入围加随机录取”。禁止幼儿园和小学入学的选拔考试。
67320251106
此帖获赞: 被踩: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