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囤积央行不分钱发钱,相当于囤积油库不给油箱加油

洣崽

  
         网载:某设计院连续8个月未发工资,部门却无一人提出离职。看似违背职场常识的现象,背后藏着的不是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而是整个行业寒冬下员工进退维谷的无奈。“现在出去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至少公司还交着社保……”
         这种或类似状况,不是设计行业所特有,如果不斗争、不改变、社会不进步,各行各业都无法幸免、迟早都会遭遇的。
         随着科技进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普遍运用,随着生产力日渐高涨,各行各业人才济济、人满为患、人浮于事、无活可干越来成为社会常态。
         转行?想多了。比如下雨飞奔,难道说前面就不下雨?
         就业问题解决之道,在于国家央行分钱发钱。国家不分钱发钱、不推动实行普遍就业,民生道路必然越走越窄,在物质充裕生产过剩时代,演绎出焦头烂额、你争我夺、内卷焦虑的荒诞剧幕。
         国家分钱发钱,钱从哪里来?
         根据生产力进步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客观实际情况、在社会可承受的温和通胀范围内,国家央行每年新增天量货币,近年一年新增约二三十万亿,相当于以货币方式收割发展成果和社会财富。这些新增货币,理当坦诚地以分钱发钱(而不是以放贷方式)投放社会。
         怎么分钱发钱?
         向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合理分钱;
         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群体,合理、坦诚、大力发钱;
         向全国的企业,不论国企民企,只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国家政策,经验收合格到位,以员工人数为依据,每年合理发钱。
         不给油箱加油,发动机怎么动起来;发动机不动起来,车子怎么开得动;
         国家央行新增天量货币不分钱发钱而实行“放贷”,致使货币(权益)在央行堆积,相当于把油囤积在油库;把油囤积在油库,不给油箱加油,是机械僵硬愚蠢的金融政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条腿走路,一靠市场经济,二靠实行社会主义;现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片面实行市场经济有余,而实行社会主义不足。我国社会经济不能稳健前行,原因在此。分钱发钱,就是当代实行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67320251025
        


此帖获赞: 0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反腐是技术活,窄巷捉猪给出的反腐启示  
    2.   囤积央行不分钱发钱,相当于囤积油库不给油箱加油  
    3.   务必万分珍惜珍重党的领导  
    4.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5.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6.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更多冷帖————
    47.   分钱,发钱!  
    48.   东方红太阳升,风景这边独好  
    49.   芝麻与西瓜、枝叶与群山,人满为患与就业  
    50.   市场经济盲区和社会病像  
    51.   对调整武汉大学党委书记的述评  
    52.   新华社驳斥武大的正确及上级机关的难逃干系  
            其它更多帖————
    1.   一级推一级,“田忌赛马”式地建设基层民主政治生活  
    2.   只给润之同学99分,免得他太骄傲  
    3.   海南要求小学毕业生学会游泳是非常正确的  
    4.   “养老靠国家”?,!!!  
    5.   每位公民应当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6.   大学定位——人生和社会的“精神驿站”或“凉亭”  
    7.   对复旦博士遭解聘刺杀书记的述评  
    8.   高考太高烧  
    9.   为什么我国高考改革三十年而长期不得要领?  
    10.   “躺平”现象的共鸣和蔓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羞耻、反映社会的病态  
    11.   对海南省委省政府加强劳动教育意见的意见  
    12.   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应该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