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事    天下事    经济


“每月补农民和农民工1000元”

洣崽

  
         凤凰卫视视频:“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建议):每月补农民和农民工1000元……”
         跟我的主张近似啊!如长江水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看来,分钱发钱思想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
         邢经济学家主张给“农民和农民工”每月补钱,未必是最佳策略。在同一地方或同一公司同样干工的非农民和非农民工就会质疑,怎么单单给他们发钱、不给我们发钱?徒然挑起社会矛盾。
         私以为,还是咱这样的办法更好——
         在当前生产力和国家收入及物价水平情况下,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人群,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左右货币福利;将来随着经济发展再水涨船高同步增长。这样,不言补贴农民和农民工,而农村小孩学生老人等群体享受到好处,让农村、农业、农民实实在在受益。国家最应当给弱势无助匮乏的非劳动者非上班族纯消费者群体发钱,而不是给劳动者上班族发钱(包括农民工)。
         钱从哪里来?主要不是靠税收等国家财政,而是依靠国家货币发行收入:国家一年新增货币二三十万亿,今后不再通过放贷而通过分钱发钱投放社会,算全国小孩学生老人……等纯消费者人群总数8亿(肯定不到8亿),每人每月1000即每人每年1.2万、全国一年总共需近10万亿,还有一二十万亿足以分发给中央和地方政府。
         看来,对于挂着“摩根斯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或其它什么头衔的人们的观念也应当平视,而不能迷信。
         在分钱发钱问题上,​目前国家还没完全捋清楚,只是撒胡椒粉似地给农村老人一个月补个一两百、给三岁以下幼儿一个月补贴三百,有点进步,但很不爽利和很不够。归根结底还是得靠人民群众进步力量严厉批评斗争的推动、才能增进社会的应有福祉。
         67320251010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762.   论节制资本  
    763.   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待见马云?  
    764.   私有公有各自的潜在问题和危险倾向及其规避  
    765.   《人民的名义》剧中陈岩石主导的大风厂“国企股份制改革”,教训何在?  
    766.   对《共产党宣言》“消灭私有制”应当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解和践行  
    767.   私企和个体经济,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新帖————
    1.   中国将来分钱发钱,非美国或其它国家地区可比  
    2.   我国教育最严重问题在缺失实践  
    3.   小贼和大盗  
    4.   立此存照,洣崽对国家十五五规划的九个建议(下)  
    5.   立此存照,洣崽对国家十五五规划的九个建议(上)  
    6.   美政府停摆实证美西方金融思想理论制度的谬误与荒诞  
            更多冷帖————
    1.   和统也行,武统更好  
    2.   分钱发钱,我国市场经济运行链条亟待补上的一环  
    3.   生产队人民公社公有制集体生产得失谈  
    4.   土地神破产  
    5.   党的领导,福祉所系  
    6.   厉行分钱发钱,回归毛主席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道路  
            其它更多帖————
    1.   什么是民主?  
    2.   把空耗于英语和高考恶拼的时间精力腾挪出来,可以干多少正事  
    3.   以“有用无用”来讨论英语学习,是故意诱导的精心设置的倾向性话题  
    4.   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没有那么神秘、那么高难……  
    5.   人才选拨和任用,应当从实践中来,而不是从考试中来  
    6.   对《党领导的强大体制…》一文的赞同和述评  
    7.   没有这两个群,还有什么优势  
    8.   共产党最讲民主  
    9.    “加强中央权威”和民主政治生活两者结合,才构成科学合理和完整的政治生态  
    10.   优化医疗改革,让百姓免于对疾病的焦虑  
    11.   国家厉害,一般私企老板厉害,任正非傻冒……从任总“华为”案例引发的对创建现代先进企业制度的思考  
    12.   引鉴士兵考军校的做法,把实践能力测试纳入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