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钱哪去了?钱哪去了?钱哪去了?”
洣崽
一
国家每年新增和投放天量货币,但从中央到地方,社会普遍债台高筑。人们存共同和强烈的疑问——“钱哪去了?钱哪去了?钱哪去了?”
国家新增货币后,怎样向社会投放?目前货币路线下,它并未采取分钱发钱而实行“放贷”的方式: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社会向银行借贷,新增货币才得以投放出去。这样的货币发行路线,必然是社会越踊跃负债、货币投放才多,货币投放以有接盘侠和接盘侠负债为条件。
2025年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换个角度,国家央行之所以能向社会投放货币,中央和地方政府甘愿负债、愿意当货币接盘侠功不可没。如果当初政府取保守态度、不向银行举债,政府就不会负债,国家央行的货币也就不能顺畅投放,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大为放缓、错失时机和大打折扣,民生改善必会大受影响。因此,政府勇于担当、敢于负债发展,货币经由政府借贷而投放社会、再反复流转产生乘数效应,事实上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举足轻重的贡献。年复一年积累至今,现在反过来批评指责和焦虑政府债台高筑,这是谬误和自相矛盾的。
国家金融收益原本就应该让社会共享、尤其是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有权力优先享有、然后才是向百姓发钱,这些“政府负债”原本应该由央行分发(而不是“借贷”)给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因此这些“负债”本质上是伪负债。
网载,“前三季度,地方借钱8.5万亿元,超六成资金用于【借新还旧】”。
在谬误的旧金融规则下,“政府债务总额”为92.6万亿,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这些“债务”实际上无力归还(也不应归还和无需归还),其中一部分为近期即将到期的紧迫债务;银行自欺欺人地转圜:新借给地方政府8、9万亿,地方政府转手用它把欠银行的紧迫债务还了。账目平了,但银行借出的钱又回到银行,并没有进入实际流通,玩了一个平账的戏法而已。
这样的把戏还要玩到什么时候?与其这样自欺欺人,不如坦诚分钱发钱。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国金融的出路,在且只在——由央行兜底,将过去政府所有“债务”先冻结、然后用几年过渡时间谨慎甄别合理有序逐渐冲销清零,并且,从此以后,摒弃过去放贷式货币发行路线而实行分钱发钱式货币发行路线,即,根据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状况及社会承受能力,在可承受的温和通胀的范围内新增货币,将新增货币合理有序分发给中央和地方政府让其自主开支以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公共事业、向百姓发钱以最直接最实效地改善民生。
二
为捋清中国金融货币发行这档子事,这里以美国为案例对比剖析:
美国央行美联储,主要被犹太金融集团通过持股操控,美国的金融权益主要不属于美国而属于金融资本大鳄,因此美国政府想要增加开支、就必须向美联储举债,造成当下美国政府债台高筑甚至政府关门的状况;
我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由国家全权掌握,货币发行权益属于国家,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属于金融巨鳄;我国货币发行收益为什么不分发给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和百姓分享,却亦步亦趋模仿美国、把硕大肿瘤当先进典范、学其坏样,“放贷”给政府、搞什么政府负债呢!我国国家经济思想、金融货币思想有问题,在货币发行事情上没有捋清脉络条理。
至2025年9月,美国政府负债约38万亿美元,其中欠各国并不多(日本最多、约一万多亿,中国第二约七千多亿),最主要还是是欠美联储的。
美国政府负债是一条走不通的金融死路。美国的出路,如果美国不想死、想找活路的话,大概必须以人民革命的暴力方式将美联储完全收归国有,因为,美国的美元货币权益,原本就应当属于美国政府;再由美联储兜底接受全部美国政府债务(比如日本手中的美债、中国手中的美债……等),使美国政府只负债于美联储而不对其它方负债,然后由美联储勾销清零全部美国政府债务。
非如此,美国好不了。
67320251010
此帖获赞: 被踩: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