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和甲状腺硕大囊肿

洣崽

  
         2025年9月22日下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发布:“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行长喜滋滋报告的这条资讯,正暴露我国经济症结严重问题的根源。
         我国全部一切资产,宏观地抽象地绝对地属于国家,具体地实际地细节地由全国人民、全国各地各单位各企业所直接掌控和经营运作。
         银行业为我国经济服务,银行业之于国家,相当于器官之于人体,这个器官妥妥存在老实本分为身体服务就是了,如果这个器官不是恪守本分而是扩张膨胀,长成硕大囊肿,不是身体的好事、而是身体的祸害。
         你区区一个银行业,员工总数约四百二十万,你的资产居然占470万亿!你夺占这样天量资源,怪不得我国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及社会普遍债台高筑,我国经济能不出问题?脖子上生成巨大甲状腺囊肿、霸占消耗无量气血营养,能有身体健康?
         假设国家是大财主、万贯家财,银行业就相当于设置在财主家的账房;一阵云山雾罩、闪转腾挪、长袖善舞、装神弄鬼、偷天换日,结果不多久八千惯家私到了账房名下,再往后,财主和财主家人个个债台高筑!这算哪门子账房?
         银行业暴雷是当今世界屡见不鲜的,我国银行业同样历经无数投资失败、发生无数血本无归的坏账死账、给国家造成惊天损失;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国家资产放在银行业就稳妥可靠,而放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放在其它央企国企民企、放在全国人民手上——就不稳妥不可靠?
         我国银行业怎么积聚这么天量资产的?根源就在国家央行,国家央行一年年新增天量货币,不坦诚向社会分钱发钱而狡黠地实行放贷,实际上实行着一条压榨掠夺性的货币发行错误金融路线。
         你银行业倒是积聚天一样高的资产了,但你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运行于何地?你是服务国家社会经济的、还是生来压榨吸血、掠夺掣肘国家社会经济的?
         国家央行新增货币放贷而不分钱发钱的货币发行金融错误路线,不可持续、早晚要崩盘,有朝一日全国全社会(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发一声喊、要打“国家央行”的土豪。
         67320250922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对人民日报【钟才文】就经济形势“七连评”的短评  
    2.   彻底改造日本  
    3.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4.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5.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6.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更多冷帖————
    1.   对人民日报【钟才文】就经济形势“七连评”的短评  
    2.   彻底改造日本  
    3.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4.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5.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6.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其它更多帖————
    1.   辩证看“公有制”  
    2.   “小而分”与“大而公”  
    3.   一个比方  
    4.   跳出平面思维,在高低两个层面精细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  
    5.   国家土地收入,既应当有出让配置时的一锤子收入,还应当有每年度的土地税  
    6.   “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的问题  
    7.   话说“强拆”,对于政府“强拆”,应当持理解、支持态度  
    8.   “四万亿土地出让金80%用于拆迁”不可理喻不能接受  
    9.   对土地续期的“无条件”“不需要补交费用”的解读是错误的或阴险的  
    10.   反对离散化碎片化不可逆永久瓜分国家资源的私有化倒退倾向  
    11.   “土地确权”在期限问题上闪烁其词、含糊不清,包含严重的危险倾向  
    12.   为什么“土地私有”浊流重新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