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对“我国政府债务总额92万亿”和“今年安排1000亿育儿补贴”述评

洣崽

  
         2025年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
         官方发布的这个数据,是比较可信和准确的。债务不会凭空产生,有债务必有债主;这些负债欠谁的?主要欠国家央行的!有多少国债和地方债,意味着国家央行有多少债权。央行积累债权堆积如山、而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严重负债,左手欠右手,算个什么事?
         这些国债和地方显性隐性债务,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沉重负担,阻碍了国家和地方正常发展和继续前进。这些国债和地方显性隐性债务,是伪负债,是原本应当由央行拨付给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积累至今日,应当由国家央行兜底合理有序逐渐清零。
         “国富民穷”就是一年年新增货币放贷投放而不向政府向百姓坦诚分钱发
         钱造成的;天量金融权益枉自在央行堆积如山而社会(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债台高筑。这是愚蠢的金融制度设计。这种设计,把经济环路堵死,相当于人体自己把自己的脑回路、血液循环通路堵死。国家不主动将央行债权消肿、冲销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债务,社会洪流难免有一天要对国家央行“打土豪”。
         二
         财政部长表示,“今年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答,撒味精、胡椒粉呢!且不算国家每年土地和其它资源出让收入、也不算每年国企央企利润收入,国家财政收入一年二三十万亿,通过新增货币又收割二三十万亿,仅此两项国家就年收入五十万亿;在育儿补贴如此重要的民生方面只拿千把亿,不是撒胡椒粉、撒味精,是什么!在有利百姓的事情上,如此扣扣索索!
         除此,热衷玩“减税”“免税”“购物补贴”“贴息”之类花里胡哨把戏,从中自肥和向权贵及财富上层尤其是资产阶级片面输送利益,自欺欺人、以为群众看不穿里面的名堂,感觉良好、自诩“四两拨千斤”,就是不愿意向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及百姓坦诚分钱发钱!
         杀一头猪,厨子在案板下藏半边猪肉。只拿财政收入说事,而将一年新增二十多万亿货币所得的金融收益藏着掖着、不摆到桌面上来,与厨子藏半边猪肉一个坏样;必须把货币发行收益摆台面上来。
         人民必须瞪大眼睛、实行坚决和严厉的批评监督与斗争,才能防止人民政权走向反动。
         67320250912
        
         朋友往来切磋——
         “山高人为峰”朋友:“我对金融这块不太懂。但文章说债权都是(在)央行,这个应该不准确。凭我所知,一些政府工程欠老板的钱也不少,欠五六年不在少数”,“一些地方的政府工程就是典型的钓鱼工程,先叫你垫资,然后…”
         答,​谢谢乡亲,非常赞同这么诚恳认真的讨论,特别期待金融方面朋友的热心赐教。[握手][抱拳][抱拳][抱拳][玫瑰][玫瑰][玫瑰]
         我说的是,地方债“主要欠国家央行的”。不排除少量负债于老板…什么的情况。
         是这样的:央行新增货币,央行将新增货币借贷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贷给地方政府或地方城投,因此,地方债表面负债于商业银行,归根到底是负债于央行。
         地方政府向老板的负债(老板的垫资),也应当和可以视为央行向地方政府当划拨而没有划拨的历史欠账,应当和可以挂在央行名下。这种情况也是以政府信用背书的,核销此类债务时,在核实和确定责任前提下,仍应当由央行兜底,央行放款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放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了清欠账。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2.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3.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4.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5.   对一个力挺应试教育的视频的赏析  
    6.   市场经济盲区和社会病像  
            更多冷帖————
    1.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2.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3.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4.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5.   对一个力挺应试教育的视频的赏析  
    6.   芝麻与西瓜、枝叶与群山,人满为患与就业  
            其它更多帖————
    1.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二)  
    2.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一)  
    3.   引入电脑摇号,钝化清华北大招生选拔  
    4.   苛刻繁难的我国高考,摧残了人才的幼芽,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沉痛教训  
    5.   教育和高考问题已经上升为制约我国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主要矛盾  
    6.   取来错误的酵母,酿不出合格的酒——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堪忧  
    7.   “新高考”闪着诡异的光…  
    8.   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一种美味》……  
    9.   将中小学小升初和初升高毕业考试的“择优”改为“选差”  
    10.   “透明化简易化分散化、大题量广覆盖长考时高分值、时间前置限制重考”的高考策略  
    11.   转载——谈谈教育问题(毛泽东关于改革教育的一次重要讲话)(二)  
    12.   转载——谈谈教育问题(毛泽东关于改革教育的一次重要讲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