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洣崽

  
         建议国家强力补贴生育,每孩补贴三十万。
         过去不分钱发钱,为什么经济貌似也能运行?答,过去国家央行新增货币,以放贷方式投放出去,初始之时社会各方无历史负债、能踊跃借贷,货币终究是投放出去了、满足了社会运行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所以社会经济能继续运行。就像,牵来人家的牛,开始之际,你不喂草喂食也能耕一会地;但是,央行放贷、社会负债,是以牺牲发展后劲为代价的,相当于寅吃卯粮,当社会各方负债越积越重、举债能力耗尽、不敢和不愿继续举债,国家央行投放货币缺乏接盘侠、因而货币投放不畅,经济道路越走越窄——好比牵来人家的牛耕地而不喂草喂食、时间一久、必然耕不动。央行一年年积累起来天量债权,社会各方则债台高筑,着着实实打成一个经济的死结。
         补贴生育、实行分钱发钱路线,相当于为央行堆积的债权消肿。无需社会负债、央行坦诚坦荡合理分钱发钱,社会因而流动性充裕。这便是打开经济死结的出路。
         随着生产力进步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国家央行顺天应时地新增货币;新增货币如何合理投放社会?是一个重大课题。美国主要采取美国政府向美联储负债的方式发行美元,即美国政府负债、美联储放贷(积累债权),而美国金融巨头通过持股美联储事实上窃取篡夺了美国国家金融权益,美国政府负债有多沉重,金融巨头榨取掠夺就有多丰厚,这是畸形的剥削掠夺的病态金融制度。我国新增货币也很大程度沿袭美国金融路线,国家央行新增货币,通过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及企业负债把货币投放出去,央行积累天量债权、各级政府及企业严重负债;我国金融优越于美国的是,我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不存在金融巨头持股吸血的情况,因此,通过货币手段榨取所得的金融收益还在国家,相当于国家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优越于美国的金融寡头式资本主义,但还是严重制约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两个恶果,一是我国央行债权滞胀堆积,二是社会各界债台高筑,两者形成死结、堵塞经济发展。
         如何将新增货币科学合理投放出去?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一种假想——“直升机空中撒钱”,貌似荒诞,其实优越于美国金融寡头掠夺方式,与只放贷不分钱发钱的当前我国货币发行金融状况相比、也丝毫不差。有没有比“直升机撒钱”更科学、进步、合理、精准的货币发行方式?咱试提几条:一,给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合理分钱,在国家和百姓监督下让其自主开支;二,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和病残失能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群体每人每月发放货币福利(“每孩补贴30万”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三,以国家金融为支撑重构劳动就业制度,即缩减周工作日和日工作时(一周工作三天、一天工作5小时,现在的一个岗位今后应当容纳两倍四倍或更多人就业)、实行带薪轮休,让有限岗位众人共享,通过实行过饱和冗余就业,实现普遍就业;国家对企业进行常规检查,凡达到国家劳动制度新要求的,国家予以补贴,也就是,制度成本不由企业承担而由国家通过金融方式担当。通过这三种方式,畅通丝滑地发行货币,助推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进步。
         一孩补贴三十万,国家需要一年开支多少?满打满算,就算全国一年出生人口两千万,也就6万亿;而国家一年新增货币M2约二三十万亿。
         一孩补贴三十万——人口增长、经济上去了,政治根基巩固、民心顺了,内循环打通、对外有底气了,百姓心气高涨、港澳台归心了,社会主义优越性显现、世界人民有前进方向了……
         “三十万生育补贴”实行与否,体现当局的觉悟、远见、担当与魄力。不实行“三十万生育补贴”、或打折扣,是糊涂、是错失良机、是背离社会主义。
         67320250710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2.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3.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4.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5.   对一个力挺应试教育的视频的赏析  
    6.   市场经济盲区和社会病像  
            更多冷帖————
    1.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2.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3.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4.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5.   对一个力挺应试教育的视频的赏析  
    6.   芝麻与西瓜、枝叶与群山,人满为患与就业  
            其它更多帖————
    1.   人口向城市、沿海的过度集中,不是好事;我国城市化应该轻踩刹车  
    2.   议“取消死刑”  
    3.   高考狂热耗损着中华民族的精血,公务员考试又来火上浇油?  
    4.   说一说“桃子烂在树上”“肉烂在锅里”的现象  
    5.   片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应当重新修正  
    6.   破除迷信,实事求是,让各种方案接受论战交锋的考验洗礼,国家择善而用  
    7.   书呆子官僚垄断国计民生重大决策的局面必须改变  
    8.   反腐败斗争  
    9.   厉以宁的“土地确权”值得警惕,“福利方面要量力而行”主张是虚伪的  
    10.   灰尘厚了,屋子脏了,该扫一扫了!——论新形势下的阶级斗争  
    11.   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宪法精神为核心  
    12.   对“高度一致”错误思想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