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停止污名化抹黑文革,团结一致向前看

洣崽

  
         文革不是没有错误,文革中不是没有悲剧,关于文革,不是没有教训应当总结;但文革的错误和悲剧被夸张、放大、渲染,文革的真实状况被歪曲、抹黑,文革的必要性与意义被选择性无视,文革被污名化而不是被实事求是地认识;把文革十年中执行层面当时某些领导人如康生江青的个人劣迹与错误、甚至把社会层面群众中的缺点与劣行不恰当地夸张为文革政治层面的根本性错误。
         即使改革开放是好的、伟大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国人民所认同;但,如果以对待文革那种不客观、不尊重历史、以偏概全、主观主义的作风看待改革开放,选择性地把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发生的挫折、错误、悲剧、丑恶、贪腐、压迫、剥削、暴力、霸凌、不幸,如黑砖窑、铁链女、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行凶报复火烧公交、入校行凶报复社会、跳楼民工、跳楼学生、出生人口断崖下跌……收集并文学渲染、长期潜移默化,改革开放这样一个还算美好开明的时代,也会被抹得一无是处。
         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人口1965年7.25亿,1976年9.37亿。短短10年增长了2亿,如果不是处在基本稳定和总体良好的时代,是不可能的。
         经文革淬火的毛周朱那一代老革命群体,劳苦功高而少有腐败变质堕落者;相比当下,党政领导塌方式窝案式案件比比皆是、腐败成风、致身家性命之患,能说这里面没有与文革和与否定文革的内在联系?历史证明,发动群众开展批评斗争,是帮助和挽救干部;无原则无底线、放弃批评斗争,才真正是害了干部。
         对文革的认识,会有一天要重新书写。在此之前,我们要自觉走出长期以来市侩政治功利性片面宣传给我们营造的偏见、成见和认识误区。停止抹黑和污名化,团结一致向前看。
         67320250626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499.   从桃园管理说起;国企改革是不是这个理?(二)  
    500.   有一个猜想:美国金融制度有问题、有大问题  
    501.   政府要懂花钱、会花钱,要及时把钱花出去发出去  
    502.   真理不一定游荡在深宫庙堂,每每生长在山野草泽——论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领域的本质特征和鲜明原则  
    503.   在实行民主方面,湾湾落后于大陆  
    504.   我国所有制建设中应有的硬软两手  

            更多新帖————
    1.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2.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3.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4.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5.   对一个力挺应试教育的视频的赏析  
    6.   市场经济盲区和社会病像  
            更多冷帖————
    1.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2.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3.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4.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5.   对一个力挺应试教育的视频的赏析  
    6.   芝麻与西瓜、枝叶与群山,人满为患与就业  
            其它更多帖————
    1.   把“领条”与“欠条”区别开来;将中央和地方“债务”存档清零,让中央和地方政府放下包袱继续前进  
    2.   说一说我国省市财政亏空地方债务问题  
    3.   对货币发行、中美金融政策得失和我国省市地方债务问题的述评  
    4.   金融是破解当下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繁难问题的钥匙——货币发行和回笼探幽  
    5.   香港乱象,坏事可以变好事  
    6.   当此特殊时期,建议香港紧急出台法规,禁止公众活动场合的戴口罩面具等遮挡身份行为  
    7.   教育领域是否应该、是否可能以及如何践行“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精神  
    8.   畸形房地产和畸形外贸,根源在于不懂得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9.   对高考应该清火消肿、而不是推高助涨;创设灵活可调节“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高校录取方式的高考改革建议——  
    10.   “掐尖”不正当竞争,不应推高助涨、应当严正遏止  
    11.   建设各级各单位一年两次制度化民主政治生活的建议  
    12.   建议教育和高考改革——有困难,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