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我国社会经济堵在央行“只进不出”聚敛性金融错误政策

洣崽

  
         不能滥用“负债”概念;收入就是收入,不能把收入颠倒成负债。
         种地农民今年从地里打了粮食,不能记账为今年欠土地几千斤粮食;海边渔民今天打几百斤鱼,不能记账为今天欠大海多少多少;果农收摘了水果,不能记账成果农欠果园水果几万几千斤……
         同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辛勤劳动,一年年创造巨大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于是国家能够责成央行新增货币、以货币方式巧妙地割韭菜式地收割和体现发展成果,这些新增货币是国家收入,而不是国家负债。这些新增货币既然是国家收入,就应当拿到台面上来,受全国人民、受全国人大监督,合理分发给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开支使用、合理发给全国百姓以改善生活,让全国人民分享国家的金融收益;而不是向社会放贷让大家负债。
         道理并不复杂,而金融理论界故意搅浑水,造作“负债表”、“杠杆”、“锚定”、“外汇占款”……等稀奇古怪不清不楚似是而非金融概念,(我国货币发行不根本“锚定”于国家生产力和物质财富、难道还“锚定”外汇储备?),混淆主体和基本事实,装神弄鬼、云山雾罩把众人绕晕,于是,收入成了负债,从中央到地方、到企业、到居民,个个负债,而隐匿了国家央行债权堆积饱胀的事实。国家央行位居中枢,本应是惠泽苍生、造福国民的利器和神器,却异化成为掠夺国民的压榨机。
         具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必须有进有出、代谢不已;只进不出和只出不进都维持不下去、不能久远。央行怎么进、怎么出?由国家授权、与生产力和物质财富增长及社会状况相适应,央行新增适量货币,这是央行进项;随即将这些新增货币合理分发给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合理发放给国民,这是央行出项。进出流转不已,央行就履行着自己的工作和职能,央行以此推动国家进步社会发展。反之,不把新增货币坦诚分发出去、而以放贷方式投放出去,则货币权益实质上还在央行,这是不彻底的,只是央行伪“出项”。类似我国古代神话里的吞金兽貔貅,央行长期只进不出、实行着聚敛路线,央行酿成我国社会经济的“心肌梗塞”,我国社会经济就堵在了这里。
         67320250626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光荣属于中国,世界前途和希望在中国  
    2.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谬读宪法  
    3.   分钱发钱、放假休闲,都是无量功德  
    4.   与其说中美“夫妻”不如说“爷孙”关系  
    5.   我国教育上不接天下不接地、两头踏空  
    6.   国家和国民,套路和把戏  
            更多冷帖————
    1173.   招生中的名校掐尖做法,是严重的错误,是政府工作的失策  
    1174.   关键在国内、诀窍在国内,把国内事情做好了,周边国家如百川归海  
    1175.   国企应当赚钱,国家应当亏钱,不要弄反了  
    1176.   与“老朽颂明”网友就“实行基层学校自主自治”问题的探讨  
    1177.   建议国家于美方舰队穿行台湾海峡之际正式发起武装统一台湾行动  
    1178.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和让百姓享有更多闲暇  
            其它更多帖————
    1.   维护和尊重合理程度的财产私有及自主经营,反对不可逆永久瓜分国家资源的私有化图谋  
    2.   否定国家所有和政府调控的私有化倾向必须批判  
    3.   私企和个体经济,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对《共产党宣言》“消灭私有制”应当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解和践行  
    5.   私有公有各自的潜在问题和危险倾向及其规避  
    6.   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待见马云?  
    7.   论节制资本  
    8.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是时代的羞耻,是对宗旨、精神和道义的违背  
    9.   过度富有不是好事,是罪过  
    10.   辩证看“公有制”  
    11.   “小而分”与“大而公”  
    12.   一个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