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我国社会经济堵在央行“只进不出”聚敛性金融错误政策

洣崽

  
         不能滥用“负债”概念;收入就是收入,不能把收入颠倒成负债。
         种地农民今年从地里打了粮食,不能记账为今年欠土地几千斤粮食;海边渔民今天打几百斤鱼,不能记账为今天欠大海多少多少;果农收摘了水果,不能记账成果农欠果园水果几万几千斤……
         同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辛勤劳动,一年年创造巨大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于是国家能够责成央行新增货币、以货币方式巧妙地割韭菜式地收割和体现发展成果,这些新增货币是国家收入,而不是国家负债。这些新增货币既然是国家收入,就应当拿到台面上来,受全国人民、受全国人大监督,合理分发给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开支使用、合理发给全国百姓以改善生活,让全国人民分享国家的金融收益;而不是向社会放贷让大家负债。
         道理并不复杂,而金融理论界故意搅浑水,造作“负债表”、“杠杆”、“锚定”、“外汇占款”……等稀奇古怪不清不楚似是而非金融概念,(我国货币发行不根本“锚定”于国家生产力和物质财富、难道还“锚定”外汇储备?),混淆主体和基本事实,装神弄鬼、云山雾罩把众人绕晕,于是,收入成了负债,从中央到地方、到企业、到居民,个个负债,而隐匿了国家央行债权堆积饱胀的事实。国家央行位居中枢,本应是惠泽苍生、造福国民的利器和神器,却异化成为掠夺国民的压榨机。
         具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必须有进有出、代谢不已;只进不出和只出不进都维持不下去、不能久远。央行怎么进、怎么出?由国家授权、与生产力和物质财富增长及社会状况相适应,央行新增适量货币,这是央行进项;随即将这些新增货币合理分发给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合理发放给国民,这是央行出项。进出流转不已,央行就履行着自己的工作和职能,央行以此推动国家进步社会发展。反之,不把新增货币坦诚分发出去、而以放贷方式投放出去,则货币权益实质上还在央行,这是不彻底的,只是央行伪“出项”。类似我国古代神话里的吞金兽貔貅,央行长期只进不出、实行着聚敛路线,央行酿成我国社会经济的“心肌梗塞”,我国社会经济就堵在了这里。
         67320250626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芝麻与西瓜、枝叶与群山,人满为患与就业  
    2.   分钱发钱思想静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3.   不跟这样几种情况的朋友讨论问题  
    4.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和甲状腺硕大囊肿  
    5.   盲人摸象认识社会主义  
    6.   遥想当年延安整风运动  
            更多冷帖————
    1.   芝麻与西瓜、枝叶与群山,人满为患与就业  
    2.   分钱发钱思想静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3.   不跟这样几种情况的朋友讨论问题  
    4.   “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和甲状腺硕大囊肿  
    5.   盲人摸象认识社会主义  
    6.   话说“讲政治”  
            其它更多帖————
    1.   有资格的没刷子,有刷子的没资格——论资格制的意义与缺陷  
    2.   《义务教育法》“不得开除”“不得体罚”条文是错误的  
    3.   评义务教育法之学校“不得开除”学生  
    4.   裁撤合并偏远基层小学,一项冷漠的错误之举  
    5.   海南学校春游发生车祸,相应部门没有必要急于表白和撇清  
    6.   “胁迫式英语教育”的糊涂者还有哪些疑惑,怂恿者维护者会有哪些表演?  
    7.   建议英语在高考中既必考又选考  
    8.   降要求、缩年限、减分值,英语可以且只能这样保留在教育和高考中  
    9.   胁迫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政策——必须废止!  
    10.   实事求是分析看待英语,简论我国今后英语教育和考试策略的取向  
    11.   澄清对英语的几个糊涂认识  
    12.   我国对英语的强调是过头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