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真正“党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是重心下移沉入群众

洣崽

  
         一
         国家➡省➡县➡乡➡村➡组,或者部➡厅➡处➡科➡股、还是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这些常态的自上而下社会治理系统,本文称这种模式为“行政体制”(或称“行政体系”)。
         二
         纯粹的行政体制,以头头掌握权力掌握资源、头头圣明为前提;头头向下属分配资源和利益、换取下属的服从与执行,以维持体系的运行。但头头手里的资源经常是有限,难免入不敷出、捉襟见肘、难以为继;头头身处高层、远离实践一线、远离群众,难免不明下情、若盲若聋;毕竟头头也是肉眼凡胎,不可能方方面面时时处处英明神武全知全能,倒经常不免狭隘自私和看走眼、出昏招。因此纯粹的自上而下单通道的行政体制问题很大,翻车翻船是大概率的事。
         社会运行体制通常不完全是上述这种纯粹的行政体制。聪明的头头往往自觉听取身边小圈子人们的意见建议,开明地与团队核心成员共享权力与利益,以调动发挥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古代皇权能基本运作、过去军阀部队多少有一些战斗力,都属于这种体制。
         但这种基于头头个人自觉与开明的行政体制很不稳定、太不靠谱、极不深入和极不彻底,不足以支撑伟大久远的事业。
         三
         毛泽东于井冈山时期,开天辟地首创“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党指挥枪”,于军师团营连排班这种自上而下军队垂直管理制度继续运行之外,另创了“党的领导”机制。“党的领导”有别于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而立足于普通士兵普通群众,通过自下而上的民主生活,实现与行政体制的优势互补、火力交叉、相辅相成,从而创建了一支新型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军队,由弱到强、百折不挠,从强敌如林中胜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在实践中实证了“党的领导”体制的先进性优越性和战斗力。
         四
         “党的领导”并不废弃和取代行政体系,而是与之并行、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行政体制是自上而下。其优势是居高临下、令行禁止、效率高、容易推动与贯彻。缺陷是上下阻隔、信息难通。为上者往往不明下情、不免决策出现偏差或错误;基层群众处于弱势地位,声音难以上达、权益难以维护、诉求难以实现;群众有志难伸,积极性、创造性、力量与智慧发挥不出来;基层群众与顶层首脑处于地位严重不对称的失衡状态,群众只能简单服从和执行,底层意见基本被屏蔽与无视,群众与上级交流对话基本不可能,更何谈批评监督制约,上级决策的瑕疵和错误得不到应有的及时有力的矫正,摔跟斗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缺乏“党的领导”相支撑、相砥砺、交叉火力相援助的行政体制,不是最佳的社会运行机制。
         “党的领导”体制,则从根本上补救了行政体制的短板与盲区。党植根于基层,立足于群众,秉持群众路线,建设民主生活,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帮助群众、提高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成为群众的靠山、主心骨和领路人。一盘散沙的群众孤立无助、懦弱可欺、不能作为;一旦受党的教育、指导、帮助、提高,党以马克思主义等先进思想武装群众,党把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拧成一股绳,从此就有无穷的力量,就有资格有能力有底气与上层阶级博弈对话,表达来自实践来自底层的意见建议和呼声,维护自己的权益、实现自己的合理诉求、发挥自己的能量、为群体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及时矫正上级决策的瑕疵与错误,有利于整体、有利于事业。
         “党的领导”自下而上民主体制与行政自上而下执行体系两者并行的信息双通道机制,大概是我国开创的世界最先进的社会治理结构。新中国成立至今,七八十年时间,我国从一穷二白跃升到现在具有强大生产力、国力的世界强国地位,“党的领导”是决定性因素。
         五
         但还做得不够,还要再接再厉,还要继续落实、深化、优化和改善“党的领导”。
         现在貌似存在一种误区,以为“党的领导”就是由党发号施令、执掌权柄,由党亲力亲为地行政和决策,这有大问题。本质上这是以党代政、党政不分,造成党政身份角色的错位。党的重心本应立足基层立足群众,结果变成立足权力立足行政;党的主要工作缠绕于行政性日常事务中不能自拔,使党失去必要的超然与客观性,使党因小失大、卷入寻常一地鸡毛和一团乱麻而迷失主要任务。什么是党的主要任务?掌握国家政治方向和确定基本路线、团结组织群众建设民主生活、通过亿万群众的民主政治生活制约监督政府、确保国家大政方针的正确方向。陷入行政具体事务中而迷失宗旨和主要任务,是越俎代庖和主次不分。结果,党的立足群众、联系群众,慢慢变成党与群众渐行渐远、不坐一条板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党直接趟行政浑水,增加系统紊乱;既不利行政体系高效有序运作、又不利于党聚精会神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建设民主生活实行民主监督;当下社会现实中,党的干部腐败问题多发、无端给党惹是非、损害党的荣誉和政治威信——凡此种种,都根源于党的工作重心错位。
         六
         哪里错位?怎么个错位?怎样才算正位?
         答,政府和群众是矛盾的双方,如同硬币的两面、绳子的两端。政府执掌权力、掌握资源,占据优势、处于上方;群众弱势、处于服从地位,在下方。于是,党的站位有两个选项,要么站在政府一端,要么站在群众一端。这两个选项,党怎么才算科学站位?群众已然属于弱势、处下方地位,倘若党不站位于群众而站位于政府权力一端、猥琐地企图分权力利益一杯羹,则政府愈强、群众愈弱、失衡愈发严重,则群众愈发不能批评监督政府;反之,如果党坚定抵御权利诱惑,自觉保持与权力的合理和必要的距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群众站位、跟群众坐一条板凳,群众得到党组织的帮助和加持,群众与政府这矛盾的两方面就趋于均衡,如同中医的人体阴阳平衡、身体健康,群众和政府势力相当、博弈斗争,推动国家发展事业进步。
         七
         这里产生疑问,站在群众一端、而不站在政府一端直接执掌权柄,怎么贯彻“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浴血斗争获得的政权和执政地位,难道应该自动放弃、拱手让出?答,执政地位必须坚持,政权必须巩固、必须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犯幼稚错误。但在具体实行操作中有策略、有艺术、有分寸。党应当遴选大批优秀分子进入政府担任要职;担任政府要职后的这些党的分子,其党内角色和职务应当冻结或暂停,以利党和群众对他们厉行监督。夺取政权以后,党工作的重心仍然在于团结群众、通过民主政治生活监督政府,而要避免以党的名义以党的身份直接发号施令和直接行政,应当保持党政的必要距离、角色分工和各自一定独立性。这里应当学习和移用毛主席“失人存地,人地皆失;失地存人,人地皆得”的智慧,赢得群众就赢得政权,失去群众就连政权也一同丢失了。所以,党要明智地保持对政府对权位的适当距离,立场坚定站位于群众,反而是对执政地位的真正珍惜和巩固。老子言,“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是社会生活的辩证法。
         因此,党的工作重心要下移、要沉入群众,不要上飘、不要异化为脱离群众的新官僚新权贵和资产阶级。
         八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改善了、进步了、落实到群众中了,我们国家的前途灿烂辉煌。
         67320250621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落地生根  
    2.   翟东升教授提了一个错误和有害的发钱方案  
    3.   从“支持刚需”破局,构建货币发行的畅通渠道  
    4.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5.   粪土清北  
    6.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更多冷帖————
    589.   发扬党“民主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怎样的“民主政治生活”?  
    590.   辩证法,是我们的思想利器  
    591.   对海南省委省政府加强劳动教育意见的意见  
    592.   “员工分红制度”——我国国企扬长避短、走出困局、并超越私企的凤凰涅槃新生之路  
    593.   把我国当前私有民营等经济形式称为“非公有制经济”是不合适的;刻意凸显宣扬“非公有制”、为之张目,是错误的  
    594.   国家有能力有责任向百姓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和福利  
            其它更多帖————
    1.   “按需分配”的时代,正在悄悄到来  
    2.   我国当前还只是小半个社会主义,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简单  
    3.   如旭日穿透晨雾,社会主义要庄严绽放了(三)  
    4.   如旭日穿透晨雾,社会主义要庄严绽放了(二)  
    5.   如旭日穿透晨雾,社会主义要庄严绽放了(一)  
    6.   成功的社会主义社会,无产者和无产阶级将不复存在  
    7.   社会主义是我国宝贵厚重的政治资产  
    8.   打通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后一公里  
    9.   公路系统是实行“公有”“共产”的经典模型  
    10.   个体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11.   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领域的基本原则  
    12.   论社会主义核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