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洣崽

  
         任正非批评当下社会:“个人主义膨胀,集体主义丧失;个人都忙着个人利益赚钱,已经没有整体观念了。”这个批评是很对的。
         这个批评的板子最应该落在谁的屁股上?答,不是百姓、不是个人,而是国家;集体主义丧失,其矫正首先要由国家担当和担责。为什么?现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过剩,国家天量新增货币收割社会财富,应当分钱发钱而不分钱发钱,未尽国家的职分,事实上压榨社会,让百姓寒心失望,这是导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式微的重要原因。国家想在群众中倡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应当从国家分钱发钱、培植群众对国家的向心和热爱开始。
         把桃树砍了分丫杈当柴火的思想是错误和反动的;当桃子结得压满枝头、已经熟透,群众要求分桃子则是合理与正确的,人们分得了桃子,从此更有浇水施肥培育桃树的热情和积极性。有桃子而不分、任由桃子烂在树上和被虫鸟啃掉啄掉,是愚昧糊涂、不得人心的。企图瓦解社会主义、实行彻底私有化,就像砍桃树分丫杈;成功践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大发展、物质财富充裕、群众要求分钱发钱,相当于要求分桃子。该分桃子就分桃子,是践行社会主义的必需。国家迄今没有分钱发钱,是失策和很不好的。
         任正非治下的华为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大力度地实行员工分红,华为员工除正常工资外人均分红五六十万元;再有,华为建设了优秀先进的企业文化,那就是鼓励员工批评公司,认真倾听和采取员工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假设华为一不向员工分红,二则压制员工表达、把员工批评当成是唱反调和拆台,其向心力凝聚力就必定大为衰减。
         这里是任正非发言:“我们这些年,华为公司做得好的就是自我批判;我们老是自己找自己的存在问题,所以我们才活到了今天”,“大家看看,董事会成员全是架着大炮炮轰华为中高层干部,都是在发表我们眼中的问题。只要你勇于批评公司,你可以在心声社区上不断地批评,就可能不断去优化。”这是了不起的思想水平。毛主席“炮打司令部”思想,华为“大炮炮轰中高层干部”,两者异曲同工,任正非领导下的华为实际上践行了毛主席路线;这种“炮轰”没有造成华为内乱,而是助推华为永续进步和遥遥领先。从华为的实践,是不是有利于我们恍然深悟当年毛主席的深意?
         客观地说,华为治理水平高出目前国家治理水平之上。
         “张”朋友:“也许吧;但国家智囊团里的人才一定比华为多得多!”
         答,国家有理由、有条件做得比华为好;华为治理水平目前高于国家治理水平,也是事实,乐见二者比学赶帮超。
         当下国家治理,迷信和依赖智囊团而不是依靠全国普遍民主,是不好的。国家智囊团充其量几百几千人吧,怎么比得了全国十几亿人实行民主所产生的智慧和能量。
         华为所以做得好,不是采取一小圈子人“智囊团”决策方式,而是建设华为全体二十万员工企业民主的结果。华为治理水平高于国家治理水平是有理由的,人家依靠的是全体二十万员工民主生活的群策群力,而国家依赖的实际上却可能只是区区几百几千人左右的“智囊团”。
         智囊团式决策未必靠谱。其所认定的智囊人物未必名副其实,社会底层实践一线对某方面有真知卓见的人们大概率没机会进“智囊团”;再者,进入智囊圈,难免要看上面眼色,因此往往唯唯诺诺。“智囊团”决策方式终不及彻底通透的全体民主。
         咱不看好“智囊团”决策方式而不厌其烦坚持要建设全国各级各地每个单位的微信群式基层民主,原因就在这里。
         怎样才算实现了全国范围彻底通透的民主?一个简单的判别标准是,如果咱们自己所在和所知的企业或单位普遍建设了生动活泼且实效的微信群式基层民主,那基本上就可以认为国家民主建设达到了“彻底通透”的程度。
         67320250511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4.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5.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6.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更多冷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4.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其它更多帖————
    1.   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辩证思想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为“11.12”沅江悲剧愤怒声讨罪恶的高考制度!!!  
    3.   停留于对家长对家庭对学校的批评指责既是不够更是不公平的  
    4.   “11.12”沅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5.   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要害在哪里?  
    6.   “强调教育”“重视教育”“加强教育”貌似永远正确,但在错误方向上,只会令中国教育病症更重  
    7.   除了家庭层面的对孩子溺爱,最严重的是国家把对青少年的溺爱上升到法律层面  
    8.   “土地承包”“资源市场化配置”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冲突,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合理组成、将常态长期地实行下去  
    9.   发展实践教育,关键在学校之外;在实践中造就人才、遴选人才  
    10.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真理…  
    11.   “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12.   对教育部“从小学到高中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政策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