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行将抽干的水库

洣崽

  
         国家央行每年新增天量货币,本质上是收割社会;收割而不分钱发钱,事实上就是压榨;长期压榨、深度压榨,是我国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之源。
         新增货币后,不通过分钱发钱投放出去,则唯有鼓励、怂恿、责成和迫使地方政府与资本集团砸钱搞项目,向其发放贷款,致地方政府和资本集团高负债。但因不分钱不发钱,则社会购买力跟不上来,即使把项目搞出来,也必遭遇市场不景气,徒然加剧生产过剩。地方政府和资本集团的搞项目砸钱,却不能形成产销对接的闭合环路,巨大投入无法收回,必然形成新一轮烂账死账,最终由国家冲销,由国家当冤大头,造成国家损失;本质上等同于国家宁可为浪费、糟蹋、跑冒滴漏、贪腐、不合理决策不合理投资等原因造成的亏空兜底,也不愿意忠实坦诚积极主动向地方政府和百姓分钱发钱、以赢得百姓的拥护和政府的光荣、以实现多赢的效果,很不明智。这里放一句话——这次砸钱,除可能促成新一轮贪腐的盛宴,又将由此产生许多无效产能、虚假产能和过剩产能,再等下一次为这次砸钱擦屁股;中国经济运行着,但总那么低效和颠簸,而无法实现高效、平顺和丝滑。
         当下中国经济形势,好像一口正在被抽干的水库。谁抽水?国家央行;怎么抽水?每年新增天量货币收割社会却不分钱发钱;这,不是榨取不是抽水是什么。
         水库库底地势不一、有高有低。库底较高处已经率先干涸,较低处依然还有存水。我国农村好比库底地势较高处,受不到和难以受到国家金融的惠泽、留不住资金、兴业困难,农村人口尤其年轻人口大量流失到城市。我国城市由于地方政府和资本集团负债砸钱搞项目,好比水库库底地势低洼处、目前还尚存有水,暂时吸引流失的农村人口、维持一定的繁荣;但,随着继续抽水失水,即使水库库底低洼处也渐趋吃紧,致鱼急虾跳、不能安生。
         水库水抽哪去了?抽到央行水池闲置、浪费。你央行抽取占有闲置如此巨额水量做什么???
         把过去抽走的还回来: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既往负债,应当由央行兜底清零;
         从此以后,摒弃抽水榨取性的货币发行金融政策、而实行灌水润泽性的分钱发钱金融政策。国家央行每年根据经济发展运行状况新增货币,由央行把新增货币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理分钱、向百姓适量发钱。
         ——才是我国经济和金融的根本出路。
         67320250226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4.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5.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6.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更多冷帖————
    1.   “智囊团”不及民主决策  
    2.   国家要积极花钱、善于花钱  
    3.   从“水硕”说起,掰扯我国高等教育  
    4.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5.   协和董女事件警示,对高考:一要捍卫、二要改革  
    6.   批评斗争,群众的武器、人民的法宝  
            其它更多帖————
    1.   高度膨胀如火如荼炽热高烧,不是成功;学校教育要自觉收敛恪守本份,不要试图取代和包办其它教育  
    2.   基础教育不基础,是我国教育的大问题  
    3.   答“刺嫩芽”网友“(党)在企业就没领导一切,而是靠边站成了摆设和资本家的雇佣”  
    4.   “党是领导一切的” ,表达了共产党人的担当,为之点赞  
    5.   实行货币福利制度,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高度  
    6.   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辩证思想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   为“11.12”沅江悲剧愤怒声讨罪恶的高考制度!!!  
    8.   停留于对家长对家庭对学校的批评指责既是不够更是不公平的  
    9.   “11.12”沅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10.   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要害在哪里?  
    11.   “强调教育”“重视教育”“加强教育”貌似永远正确,但在错误方向上,只会令中国教育病症更重  
    12.   除了家庭层面的对孩子溺爱,最严重的是国家把对青少年的溺爱上升到法律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