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深圳南山小学试卷太难”事件述评

洣崽

  
         2025年1月9日“深圳南山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太难”事件引爆网络。这是病态教育的典型。
         考试具有对教育教学引领、导向和指挥棒的作用。中小学本质上是基础教育,中小学考试命题不能脱离“基础教育”这一基本实际,命题过难不但不表明命题人高水平,而说明其不懂教育、造成误导教育的后果。
         批评的板子如果只打在命题人身上,是很冤的、也是无法从根本上纠正考试繁难错误倾向的,更应该打在我国中考高考指导思想的错误上。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中考高考指导思想强调“开放性、灵活性”、“情境化、跨学科、增加阅读量”,其出于良好愿望、以美好词语包装,却包不住其一厢情愿、于教育改革不及要义、对既有教育弊病药不对症、更愈演愈烈加剧学生负担、更贻误学生发展、更损害学生身心——的错误和后果。他们不懂得,考试成绩过低,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他们不懂得,考试的复杂化艰深化和繁难化是以付出青少年无量时间精力和身心健康、以普遍牺牲我国青少年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为代价的;他们不懂得,越是强调考试的“开放性、灵活性、情境化、跨学科、增加阅读量”,就越加重学生应考负担、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空耗学生时间精力、挤占青少年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和劳动技能实践本领发展的空间。
         中小学应当恪守基础教育的本分,应当坚守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营盘,不要一厢情愿左倾冒进地将基础教育复杂化繁难化、不负责任如火如荼地把基础教育异化成功利竞争的火炉和烤箱。
         当前中考高考“开放性、灵活性、情境化、跨学科、增加阅读量”指导思想是错误的;相反,中考高考应当回归基础、趋向简易,应当以实行“托底保障每个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受教育权益”和“名优学校优良入围加随机录取”的方式淡化钝化升学恶性竞争,把青少年从教育内卷的火坑中解放出来。
         建议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包括中考高考)应当设置这样一个命题原则:按百分制折算,考试平均分小学不得低于80分,初中不得低于70分,高中(含高考)不得低于60分,否则作为教育教学事故予以追责,把考试难度降下来,摒弃教育内卷,切切实实为学生减负。
         67320250110
        


此帖获赞:         被踩: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2.   “批判文革”  
    3.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4.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5.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6.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更多冷帖————
    1.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2.   “批判文革”  
    3.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4.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5.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6.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其它更多帖————
    1.   灵活务实多维辩证而不是僵硬教条片面机械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  
    2.   前苏联盛极而衰土崩瓦解的教训和今日美国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症结……  
    3.   健全的民主政治生活是国家和社会运作之本;从国家到单位、从顶层到基层创建普遍常态且名副其实民主政治生活  
    4.   美国为什么没有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5.   不能把楼盖歪了  
    6.   民主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无价之宝,应当严正贯彻实行于从高层到基层每一个单位  
    7.   没有人喜欢打针吃药动手术,没有人喜欢被批评、监督和制约——话说“民主政治生活”  
    8.   发扬党“民主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怎样的“民主政治生活”?  
    9.   一位网名“残原”的网友对“发钱”问题的评述,说得不错——  
    10.   从“全民发钱”到“货币福利”,且看“发钱思想”的渊源及其潮流的日渐洪大  
    11.   将来的社会,应该是企业找人,而不是人找工作  
    12.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二)